癭病

常見病穴位注射療法 中醫內科學 常見病方藥治療 常見病飲食療法 中醫學 常見病鍼灸治療 中醫外科學 中醫常見病 常見病皮膚針療法 常見病耳針療法 中醫病名 疾病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ǐng bìng

2 英文參考

simple goiter[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癭病爲病名。《諸病源候論·癭候》。又名大脖子[1]、癭(出《爾雅》)、癭氣(見《醫學入門》卷六)、癭瘤(出《中藏經》捲上)、癭囊(《儒門事親·癭》)、影袋(《雜病源流犀燭·癭瘤》)、影囊(《醫學入門·外科腦頸門·癭瘤》)。《說文解字》:“癭,頸瘤也。”癭瘤的名目較多,《聖濟總錄》卷一二五有五癭,即石癭泥癭勞癭憂癭氣癭。由情志內傷,飲食及水土失宜,以致氣滯、痰凝、血瘀壅結頸前所引起,以頸前喉結的兩側漫腫或結塊,皮色如常,不痛不潰,隨吞嚥而上下移動,逐漸增大,纏綿難消爲特點[2]。多指甲狀腺腫大一類疾患[2]。可發於任何地區,以高原地帶及山區多見,男女老幼均可罹患,而以中青年女性爲多[2]

癭在古代文獻中,根據其臨牀表現以及與五臟的配屬關係,分爲五癭筋癭血癭肉癭氣癭石癭,其中筋癭血癭多屬頸部血管瘤以及氣癭石癭的合併症。現代一般分爲氣癭肉癭石癭癭癰4種。

鍼灸單純性甲狀腺腫有較好的療效,其效果優於甲狀腺腺瘤甲亢[2]。腺腫局部針刺時宜取仰臥位,應避免誤傷頸部血管神經[2]

癭病與飲食缺碘或機體消耗碘過多而攝入量不足有關,鍼灸治療同時給予碘劑治療可增強療效[2]

癭相當於西醫甲狀腺疾病的總稱,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甲狀腺炎甲狀腺腺瘤甲狀腺癌等均屬於本病範疇[3]

4 古人對癭病的論述

早在公元前三世紀,我國已有關於癭病的記載。戰國時期的《莊子·德充符》即有“癭”的病名。而《呂氏春秋·盡數篇》所說的“輕水所,多禿與癭人”不僅記載了癭病的存在,而且觀察到癭的發病與地理環境密切有關。《三國志·魏書》引《魏略》謂:賈逵“發憤生癭,後所病稍大,自啓願欲令醫割之”而曹操勸告賈逵:“吾聞‘十人割癭九人死’”這個歷史放事說明,在公元三世紀前,已經進行過手術治療癭病的探索。

肘後方》首先用昆布海藻治療癭病。《諸病源候論·癭候》指出癭病病因主要是情志內傷及水土因素。謂“癭者由憂恚氣結所生,亦日飲沙水,沙隨氣入於脈,搏頸下而成之。”“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癭病動氣增患。”《備急千金要方》及《外臺祕要》記載了數十個治療癭病方劑,其中常用到海藻昆布羊靨鹿靨等藥,表明此時對含碘藥物及用甲狀腺作臟器療法已有相當認識。《聖濟總錄·癭瘤門》指出癭病以山區發病較多,“山居多癭頸,處險而癭也”。並從病因的角度將五癭作了歸類,“石癭泥癭勞癭憂癭氣癭是爲五癭。石與泥則因山水飲食而得之;憂、勞、氣則本於七情”。《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癭瘤證治》主要根據癭病局部證候的不同,提出了癭病的另外一種分類法:“堅硬不可移者,名曰石癭;皮色不變,即名肉癭筋脈露結者,名筋癭赤脈交絡者,名血癭;隨憂愁消長者,名氣癭。”並謂“五癭皆不可妄決破,決破則膿血崩潰,多致天枉。”《儒門事親·癭》謂:“海帶海藻昆布三味,皆海中之物,但得二味,投之於水甕中,常食亦可消矣”,以之作爲防治癭病方法。《醫學入門·外科腦頸門·癭瘤》又將癭病稱之爲癭氣或影囊。“原因憂恚所致,故又曰癭氣,今之所謂影囊者是也”。《本草綱目》明確指出黃藥子有“涼血降火,消癭解毒”的功效,並記載了在用黃藥子酒治療癭病時,“常把鏡自照,覺消便停飲”及“以線逐日度之,乃知其效也”的觀察療效的方法。《外科正宗·癭瘤論》提出癭瘤的主要病理是氣、痰、瘀壅結的觀點,“夫人生癭瘤之症,非陰陽正氣結腫,乃五臟瘀血濁氣、痰滯而成”,採用的主要治法是“行散氣血”、“行痰順氣”、“活血消堅”該書所載的海藻玉壺湯等方,至今仍爲臨牀所習用。《雜病源流犀燭·癭瘤》說:“癭瘤者,氣血凝滯、年數深遠、漸長漸大之症。何謂癭,其皮寬,有似櫻桃,故名癭,亦名癭氣,又名影袋。”指出癭又稱爲癭氣影袋,多因氣血凝滯,日久漸結而成。[4]

5 頸部經絡所屬

癭的病位,在頸前結喉兩側的頸靨部,即甲狀腺部。頸前屬任脈所主,任脈起於少腹中極穴之下,沿腹和胸部正中線直上,抵達咽喉,再上至峽部,經過面部進入兩目;頸部也屬督脈,蓋督脈其循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人喉;任督兩脈皆繫於肝腎,且肝腎之經脈,皆循喉嚨。故頸前部位與任、督、肝、腎經絡有一定的聯繫。在癭病治療中,結合病位的經絡所屬辨證施治,對指導治療有一定意義。

癭病病因主要是情志內傷和飲食及水土失宜,但也與體質因素有密切關係[4]

6 甲狀腺解剖、生理

甲狀腺分左右兩葉,覆蓋並粘附在喉和氣管起始部的兩側,吞嚥時亦隨之上下移動。甲狀腺的兩葉由甲狀腺峽部聯着,其位置一般在第二和第三氣管軟骨環之前。甲狀腺峽部常有一垂直向上的錐狀葉,爲胎生初期甲狀腺舌骨的殘餘物,常伸至環狀和甲狀軟骨前方。在甲狀腺左右兩葉的背面,附着四個甲狀旁腺腺體呈圓形或卵圓形,扁平,長約5~6mm,寬3~4mm,厚約2mm,重約30~45mg。正常成人甲狀腺內含有約7mg的碘。

甲狀腺的主要生理作用,是能將無機碘化合物合成甲狀腺素。這是一種有機結合碘。甲狀腺激素能量代謝物質代謝都有顯著影響,不但加速一切細胞的氧化率,全面提高人體代謝,且同時促進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分解。此外,還影響體內水的代謝,促進尿量的排出增多。在甲狀腺功能減退時,就引起人體代謝的全面降低以及體內水的積蓄,臨牀上出現粘液性水腫

7 癭的病因病機

7.1 情志內傷

由於長期忿鬱惱怒或憂思鬱慮,使氣機鬱滯、肝氣失於條達。津液的正常循行及輸布,均有賴氣的統率[4]氣機鬱滯,則津液易於凝聚成痰。氣滯和痰凝互結,循厥陰太陰經脈結於頸部而發[4]。其消長常與情志有關。痰氣凝滯日久,使血液的運行亦受到障礙而產生血行瘀滯,則可致癭腫較硬或有結節[4]。《諸病源候論·癭候》:“癭者由憂恚氣結所生”,“動氣增患”。《濟生方·癭瘤論治》:“夫癭瘤者,多由喜怒不節,憂思過度,而成斯疾焉。大抵人之氣血循環一身,常欲無滯留之患,調攝失宜,氣凝血滯,爲癭爲瘤。”

7.2 飲食及水土失宜

飲食失調,或居住在高山地區,水土失宜,一則影響脾胃的功能,使脾失健運,不能運化水溼,聚而生痰;二則影響氣血的正常運行,痰氣瘀結頸前則發爲癭病[4]。在古代癭病分類名稱中即有泥癭土癭之名[4]。《諸病源候論·癭候》謂“飲沙少”,“諸山水黑土中”容易發生癭病。《雜病源流犀燭·頸項病源流》也說:“西北方依山聚澗之民,食溪谷之水,受冷毒之氣,其間婦女,往往生結囊如癭。”說明常食沙水,易傷脾胃,漸至溼聚痰凝,阻滯氣機,失於調暢,痰氣互結,循陽明太陰厥陰經脈結於頸部而發[4]

7.3 體質因素

生長發育胎前產後、哺乳及絕經期,導致肝腎精血不足,水不涵木,肝旺氣滯氣滯血瘀痰凝,痰氣瘀互結,循任脈厥陰少陰經脈結於頸部而成;或外邪乘虛而入,經絡阻滯而發。[4]

婦女的經、孕、產、乳等生理特點與肝經氣血有密切關係,遇有情志、飲食等致病因素,常引起氣鬱痰結氣滯血瘀肝鬱化火等病理變化,故女性易患癭病。另外,素體陰虛的人,痰氣鬱滯之後易於化火,更加傷陰,常使病程纏綿[4]

7.4 病理變化

氣滯痰凝壅結頸前是癭病的基本病理,日久引起血脈瘀阻,以氣、痰、瘀三者合而爲患。部分病例,由於痰氣鬱化火,火熱耗傷陰精,而導致陰虛火旺的病理變化,其中尤以肝、心兩髒陰虛火旺的病變更爲突出。[4]

癭病的發病原因,總的來說,不外乎正氣不足,外邪入侵,而在疾病的發生過程中形成氣滯血瘀、痰凝等病理變化。

氣滯:因飲食過偏(長期飲用沙水),或因情志抑鬱,皆可影響氣的正常運行,造成氣的功能失調,形成氣滯氣鬱氣滯氣鬱日久,積聚成形,導致腫塊發生,如蘊結於頸部結喉兩側而爲氣癭

血瘀:多由氣滯不暢,或氣虛無以推動血之運行,而致血液阻滯凝結,凝滯日久則瘀阻成塊。

痰凝:多因外邪所侵,或因情志內傷,或因體質虛弱,而使氣機砠滯,津液積聚爲痰,痰的生成與肺、脾、腎、肝關係密切,而以上四脈均循行於喉頸部,痰循經結於頸部則成癭。

火鬱結:多因肝鬱胃熱風熱、風火客於肺,痰火相互凝聚,搏結於頸,而成癭癰

癭病初起多實,病久則由實致虛,尤以陰虛氣虛爲主,以致成爲虛實夾雜之證。[4]

8 癭的分類·五癭

癭病的名目較多,《聖濟總錄》卷一二五有五癭,即石癭泥癭勞癭憂癭氣癭[4]。《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五也有五癭石癭肉癭筋癭血癭氣癭[5]

8.1 石癭

石癭(stony goiter[6])是指以頸靨部結塊堅硬如石,不可移動爲主要表現的癭[6]。多由氣鬱溼痰瘀血凝滯而成[7]。可伴有易怒多汗胸悶心悸後期可有氣管食道聲帶受壓症狀[7]。治宜化痰開鬱行氣軟堅,用海藻玉壺湯,外用陽和解凝膏阿魏粉,亦可選用手術等療法[7]。相當於甲狀腺腫瘤[7]

8.2 泥癭

泥癭地方性甲狀腺腫[8]。《聖濟總錄》卷一二五:“石與泥(癭)則因山水飲食而得之。”治宜用海藻湯海藻散昆布散之類內服。

8.3 勞癭

勞癭癭病情緒刺激引起者[9]。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孫思邈將癭分爲石癭氣癭勞癭土癭憂癭五種,並處五癭丸以治療之。即“取鹿靨以佳酒浸令沒,炙幹,納酒中更炙,令香,含咽汁,味盡更易,盡十具愈。”《聖濟總錄》卷一二五:“憂、勞、氣(癭)則本於七情,情之所至,氣則隨之,或上而不下,或結而不散是也。”治以海藻龍膽、海蛤、通草昆布、礬石、松蘿各三分,麥面四分,半夏二分,共爲末,酒服方寸匕[9]

8.4 憂癭

憂癭指因憂思氣結,情志不遂而致的癭病[10]。出《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

8.5 氣癭

氣癭多因情志抑鬱或水土因素所致[11]。主症爲頸部生腫物,邊緣不清,皮色如常,按之柔軟,隨喜怒增大或縮小[11]。治宜理氣解鬱,化痰軟堅健脾除溼[11]。用四海舒鬱丸,或海藻玉壺湯化裁[11]。亦可選用碘劑、鍼灸及手術治療[11]

8.6 肉癭

肉癭多因鬱結傷脾,脾氣不行而致[12]。症見頸部單個或多個腫塊,狀如覆碗,皮色如常,軟如棉,硬如饅,始終不潰,可伴有性急多汗心悸胸悶[12]。相當於甲狀腺腺瘤結節性甲狀腺腫等病[12]。治宜開鬱化痰,佐以軟堅[12]。用海藻玉壺湯;外用陽和解凝膏桂麝散,必要時可採用手術治療[12]

8.7 血癭

血癭多因肝火暴盛,逼血沸騰,覆被外邪所搏而致[13]。症見頸生癭塊,皮色紫紅,上有交叉露現的赤脈紅絲[13]。治宜滋陰抑火,養血化瘀[13]。用芩連二母丸,或以海藻、海蛤、昆布澤瀉豬靨黃芩黃連川貝等合四物湯加減治療[13]。相當於頸部血管瘤[13]

8.8 筋癭

筋癭多因怒氣傷肝,火旺血燥而致[14]。《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五:“筋脈露結者名筋癭。”症見頸前癭塊,青筋顯露;結如蚯蚓[14]。治宜清肝解鬱,養血舒筋[14]。用清肝蘆薈丸化裁[14]。相當於甲狀腺腫伴有明顯頸部血管怒張者[14]

8.9 石癭

石癭多由氣鬱溼痰瘀血凝滯而成[14]。症見頸部腫塊,凹凸不平,堅硬不移[14]。可伴有易怒多汗胸悶心悸後期可有氣管食道聲帶受壓症狀[14]。治宜化痰開鬱行氣軟堅,用海藻玉壺湯,外用陽和解凝膏阿魏粉,亦可選用手術等療法[14]。相當於甲狀腺腫瘤[14]

9 癭病檢查方法

9.1 一般檢查方法

癭病檢查時,應囑患者端坐,雙手放於兩膝,顯露頸部並使患者頭部略爲俯下,檢查者坐在患者對面,觀察頸部,如兩側是否對稱,有無腫塊隆起,有無血管怒張,並注意腫塊的位置、大小形態、數目、硬度、光滑度、活動度,有無壓痛,邊界是否清楚,腫塊能否隨吞嚥而上下移動,有無震顫,氣管位置是否受壓移位,頸部淋巴結有無腫大。

9.2 輔助檢查方法

癭病檢查,除靠體格檢查外,還需利用現代醫學某些特殊檢查輔助診斷,使癭病的鑑別診斷和預後估計更趨準確。

(一)基礎代謝率測定肉癭氣癭合併甲狀腺功能亢進時,需測定基礎代謝率,一般可根據脈壓和脈率,在清晨空腹靜臥時反覆進行測定。

基礎代謝率正常值爲±10%,當基礎代謝率在鬥20%以上時,提示有甲狀腺功能亢進

(二)血清T3和T4含量測定甲狀腺機能亢進時,血清T3可高於正常4倍左右,而T4僅爲正常的2倍半,因此,T3測定對甲亢的診斷具有較高的敏感性。

(三)甲狀腺攝131碘率測定給正常人131碘,則在24小時內能被甲狀腺攝取30%~40%,如2小時內甲狀腺所攝取的131碘爲人體總量的25%以上,或24小時爲人體總量的50%以上,且吸131碘高峯提前出現,都表示甲狀腺功能亢進

(四)B型超聲掃描甲狀腺捫及有結節時首選B型超聲掃描,能區結節囊腫性或實體性。

(五)核素掃描實體性結節應常規進行核素掃描檢查,如爲冷結節,則有10%~20%可能爲癌腫。

10 需要癭病相鑑別的疾病

癭病以頸前喉結兩旁結塊腫大爲最基本的臨牀特徵,多發於女性。望診切診對於本病的診斷有重要作用。本病主要表現頸前發生腫塊,可隨吞嚥動作而上下移動。初作可如櫻桃或指頭大小,一般生長緩慢。大小程度不一,大者可如囊如袋。觸之多柔軟、光滑,病程日久則質地較硬,或可捫及結節[14]

瘰癧亦會在頸項部出現腫塊需要加以鑑別。鑑別的要點,一是患病的具體部位;二是腫塊性狀癭病腫塊在頸部正前方,腫塊一般較大。正如《外臺祕要·癭病》說:“癭病喜當頸下,當中央不偏兩邊也”;兩瘰癧的患病部位是在頸項的兩側,腫塊一般較小,每個約胡豆大,個數多少不等。如《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瘰癧論》說:“夫瘰癧者,經所謂結核是也。或在耳前後,連及頤頜,下連缺盆,皆爲瘰癧。”《外科正宗·瘰癧論》描述道:“瘰癧者,累累如貫珠,連接三五枚。”[14]

11 癭病的治療

癭病的治療中醫學早有記載,且具有相當的針對性,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治療方面,以理氣解鬱、活血祛瘀化痰軟堅清熱化痰爲基本原則,以含碘的海生植物最爲常用。本病中醫中藥治療有一定療效,但對其中屬腫瘤範疇者,當及時採取手術治療,以免貽誤病情。

一、理氣解鬱法適用於發病與精神因素有關的病人,病變在肝經部位。結塊漫腫軟綿,或堅硬如石,胸脅脹痛舌苔薄白,脈弦滑。方如逍遙散四海舒鬱丸

二、活血祛瘀法適用於腫塊色紫堅硬,或腫塊面青筋盤曲或網布紅絲,痛有定處舌質紫暗,瘀點瘀斑,脈濡澀。方如桃紅四物湯

三、化痰軟堅法適用於結塊位於皮裏膜外,患處不紅不熱,按之堅實有囊性感,舌苔薄膩,脈滑。方如海藻玉壺湯通氣散堅丸

四、清熱化痰法適用於頸前漫腫,色紅灼熱疼痛舌苔黃,脈滑數。方如柴胡清肝湯

11.1 辨證治療

癭病以頸前出現腫塊爲基本臨牀特徵。主要由情志內傷,飲食及水土失宜而引起,但與體質有密切關係。氣滯痰凝壅結頸前是癭病的基本病理,久則血行瘀滯,脈絡瘀阻。部分病例痰氣鬱化火,而會出現肝火旺盛及心肝陰虛陰虛火旺的病理變化。治療癭病的主要治則理氣化痰消癭散結、活血軟堅、滋陰降火應針對不同的證候而選用適當的方藥。癭腫質地較硬及有結節者,應適當配合活血化瘀火鬱陰傷而表現陰虛火旺者,則當以滋陰降火爲主。防止情志內傷注意飲食調攝是預防癭病的兩個重要方面。[14]

11.1.1 氣鬱痰阻/氣滯痰凝

11.1.1.1 症狀

頸前正中腫大,質軟不痛,頸部覺脹,胸悶、喜太息、或兼胸脅竄痛,病情的波動常與情志因素有關,苔薄白,脈弦[14][14]

癭腫初起,頸前呈瀰漫性腫脹,邊緣不清,皮色如常,質軟不痛,喜消怒長,一般無明顯全身症狀,苔薄膩,脈弦滑。若偏氣滯者,兼胸脅脹悶,情緒易於波動,妊娠期哺乳期絕經期加重;若偏痰溼者,兼脘痞納呆[14]

11.1.1.2 證候分析

氣機鬱滯,痰濁壅阻,凝結頸前:氣機鬱滯,痰濁壅阻頸部,故致頸前正中腫大,質軟不痛,頸部覺脹。因情志不舒,肝氣鬱滯,故胸悶太息胸脅竄痛,且病情常隨情志而波動。脈弦爲肝鬱氣滯之象。[14][14]

情志不暢,肝失疏泄;或久食沙水,均可導致脾失健運,溼聚痰凝,痰氣互結,循經結於頸部,故腫脹。氣爲無形,怒則氣聚而長,喜則氣散而消,故腫脹呈瀰漫性而邊界不清。痰屬陰,痰氣互結尚未化火,故皮色如常。病乃初起,痰氣互結尚無明顯血瘀,故質軟而不痛,此時以局部症狀爲主,故全身症狀不顯。若偏氣滯者,肝氣不得疏泄條達,故胸脅脹悶,情緒易於波動。妊娠期哺乳期絕經期精血虧虛,肝陽易亢,則頸腫隨之加重。若偏痰溼者,脾失健運,胃失受納,痰溼中阻而脘痞納呆。苔薄膩、脈弦滑,爲氣滯痰凝之象。[14]

11.1.1.3 方藥治療
11.1.1.3.1 治法

理氣舒鬱,化痰消癭[14]

11.1.1.3.2 方藥

可用四海舒鬱丸[備註]四海舒鬱丸(《瘍醫大全》):海蛤粉、海帶海藻海螺蛸、昆布陳皮青木香加減。方中以青木香陳皮疏肝理氣昆布海帶海藻海螵蛸海蛤殼化痰軟堅消癭散結。胸悶脅痛者,加柴胡鬱金香附理氣解鬱。咽頸不適加桔梗牛蒡子木蝴蝶射干利咽消腫。[14]

11.1.1.4 鍼灸治療

[14]

治法疏肝解鬱行氣化痰

選穴:以任脈手陽明大腸經足厥陰肝經穴爲主。取天突合谷足三裏太沖臑會、癭腫局部。

隨證配穴偏氣滯者,加內關中渚陽陵泉。偏痰溼者,加中脘陰陵泉豐隆

刺灸方法:針用瀉法,並可加灸。

方義:癭腫初起,痰氣互結,以局部症狀爲主,故以近部取穴爲主,配遠部取穴。近部取天突穴,疏通任脈經氣降氣化痰消癭。痰屬陰邪,宜於溫化,故可加灸,正如《類經圖翼》記載,天突治一切癭瘤,初起者灸其妙。癭腫局部圍刺,施提插瀉法加灸,可行氣化痰消癭散結。遠部取合谷足三裏以疏調陽明經氣行氣活血化痰散結消腫。瀉太沖疏肝解鬱行氣散結。臑會手少陽陽維之會,故能宣通三焦經氣,行氣散結,化滯消癭。

11.1.1.5 食療
11.1.1.5.1 治法

理氣舒鬱,化痰消癭[14]

11.1.1.5.2 推薦食材

昆布海藻黃花菜浙貝母鬱金青木香青皮橘皮桔梗[14]

11.1.1.5.3 推薦食療

[14]

1.昆布海藻煮黃豆(《本草綱目》):昆布30g,海藻30g,黃豆100g。洗淨黃豆,放入陶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煮至半熟;再將洗淨切碎的昆布海藻,與黃豆同煮至黃豆熟爛,調入油、鹽、味精後即可食用。

2.香櫞米醋海帶海帶(鮮)120g,香櫞9g,醋1000mL。將香櫞皮、海帶米醋浸泡7日。每日取食海帶6~9g,連食2周。

3.黃花紫菜湯:黃花菜(幹品)15g,紫菜6g,豌豆莢10朵,冬筍半隻,芹菜末少許,鹽、薑末各適量,胡椒粉味精各少許,生抽2大匙。將黃花菜泡軟去硬蒂,紫菜洗乾淨。豌豆莢、冬筍爆炒2分鐘,加水適量,燒開後放黃花菜紫菜及鹽略煮片刻,撒入芹菜末、薑末,加胡椒粉味精調味即可起鍋食用。

11.1.2 痰結血瘀

11.1.2.1 症狀

頸前喉結兩旁結塊腫大,按之較硬或有結節腫塊經久未消,胸悶,納差,舌質黯或紫,苔薄白或白膩,脈弦或澀[14][14]

11.1.2.2 證候分析

氣交阻,血脈瘀滯,搏結成癭:氣機鬱滯,津凝成痰,痰氣交阻,日久則血循不暢,血脈瘀滯。氣、痰、瘀壅結頸前,故癭腫較硬或有結節,經久不消。氣鬱痰阻,脾失健運,故胸悶、納差。苔白膩,脈弦或澀,爲內有痰溼氣滯血瘀之象。[14]

11.1.2.3 治法

理氣活血,化痰消癭[14][14]

11.1.2.4 方藥治療

海藻玉壺湯[備註]海藻玉壺湯(《醫宗金鑑》):海藻昆布海帶半夏陳皮青皮連翹、象貝、當歸川芎獨活甘草加減。方中以海藻昆布海帶化痰軟堅消癭散結;青皮陳皮半夏貝母連翹甘草理氣化痰散結;當歸川芎養血活血,共同起到理氣活血,化痰消癭作用。結塊較硬及有結節者,可酌加黃藥子三棱莪術露蜂房山甲片、丹蔘等,以增強活血軟堅,消癭散結的作用胸悶不舒加鬱金香附理氣開鬱。鬱久化火而見煩熱舌紅、苔黃、脈數者,加夏枯草丹皮玄蔘清熱瀉火。納差、便溏者,加白朮茯苓淮山健脾益氣[14]

11.1.2.5 食療
11.1.2.5.1 推薦食材

海藻昆布橘皮浙貝母當歸赤芍川芎丹蔘[14]

11.1.2.5.2 推薦食療

海藻酒海藻30g,昆布15g,青皮6g,橘皮10g,川芎10g。將海藻昆布洗去鹹味,銼細,與青皮橘皮川芎黃酒適量同浸兩宿,濾淨,每次適量,細細含咽,不計時候,以瘥爲度[14]

11.1.3 肝火旺盛

11.1.3.1 症狀

頸前喉結兩旁輕度或中度腫大,一般柔軟、光滑。煩熱,容易出汗,性情急躁易怒,眼球突出,手指顫抖,面部烘熱,口苦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數[14][14]

11.1.3.2 證候分析

氣交阻,氣鬱化火,壅結頸前:痰氣壅結,氣鬱化火爲本證的主要病機。痍氣壅結頸前,故出現癭腫。鬱久化火肝火旺盛,故見煩熱、急躁易怒、面部烘熱、口苦等症。火熱迫津液外泄,故易出汗肝火上炎、風陽內盛則致眼球突出、手指顫抖。舌紅,苔黃,脈弦爲肝火亢旺之象。[14]

11.1.3.3 治法

清泄肝火[14]

清肝瀉火消癭散[14]

11.1.3.4 方藥治療

可用梔子清肝湯[備註]梔子清肝湯(《類證治裁》):梔子丹皮柴胡當歸芍藥茯苓川芎牛蒡子甘草藻藥散[備註]藻藥散(《證治準繩》):海藻黃藥子加減。梔子清肝湯中,以柴胡芍藥疏肝解鬱清熱;茯苓甘草當歸川芎益脾養血活血;梔子丹皮清泄肝火;配合牛蒡子散利咽消腫。藻藥散海藻黃藥子消癭散結,黃藥子且有涼血降火的作用肝火亢旺,煩躁易怒,脈弦數者,可加夏枯草龍膽草清肝瀉火。風陽內盛,手指顫抖者,加石決明鉤藤白蒺藜、牡礪平肝熄風。兼見胃熱內盛而見多食易飢者,加生石膏知母清泄胃熱[14]

11.1.3.5 食療
11.1.3.5.1 推薦食材

梔子丹皮當歸白芍玄蔘蒺藜決明子知母[14]

11.1.3.5.2 推薦食療

[14]

1.蒺藜茶:炒白蒺藜10g,決明子20g。將上二味同置杯中,衝入沸水,密封浸泡10~20分鐘後代茶飲用,每日2次。

2.昆布決明湯(《大食代:食療治百病》):昆布20g,草決明20g。將昆布洗淨,浸泡2小時,連湯放入陶鍋;再加入草決明,煎1小時以上。飲湯,食昆布,每日1~2次。

11.1.4 肝陰虛

11.1.4.1 症狀

頸前喉結兩旁結塊或大或小,質軟,病起較緩,心悸不寧,心煩少寐,易出汗,手指顫動,眼乾,目眩,倦怠乏力舌質紅,苔少或無苔,舌體顫動,脈弦細數[14][14]

11.1.4.2 證候分析

氣火內結日久,心肝之陰耗傷:痰氣鬱結頸前,故漸起癭腫。火鬱傷陰心陰虧虛,心失所養,放心悸不寧,心煩少寐。肝陰虧虛,筋脈失養,則倦怠乏力肝開竅於目,目失所養則眼乾目眩肝陰虧虛,虛風內動,則手指及舌體顫抖。舌質紅,脈弦細數爲陰虛有熱之象。[14]

11.1.4.3 治法

養陰精,寧心柔肝[14]

滋陰降火,寧心柔肝[14]

11.1.4.4 方藥治療

可用天王補心丹[備註]天王補心丹(《攝生祕劑》):人蔘玄蔘丹蔘茯苓五味子遠志桔梗當歸身、天冬麥冬柏子仁酸棗仁生地黃、辰砂加減。方中以生地、玄蔘麥冬天冬養陰清熱人蔘茯苓五味子當歸益氣生血丹蔘酸棗仁柏子仁遠志養心安神肝陰虧虛、肝經不和而見脅痛隱隱者,可仿一貫煎[備註]一貫煎(《柳洲醫話》):沙蔘麥冬當歸生地黃枸杞子川楝子枸杞子川楝子養肝疏肝虛風內動,手指及舌體顫抖者,加鉤藤白蒺藜白芍平肝熄風。脾胃運化失調致大便稀溏、便次增加者,加白朮苡仁淮山藥、麥芽運脾胃。腎陰虧虛而見耳鳴、腰痠膝軟者,酌加龜版桑寄生牛膝菟絲子滋補腎陰。病久正氣傷耗、精血不足而見消瘦乏力,婦女月經量少或經閉,男子陽萎者,可酌加黃芪山茱萸、熟地、枸杞子制首烏等補益正氣、滋養精血[14]

11.1.4.5 食療
11.1.4.5.1 推薦食材

熟地黃天冬當歸枸杞子酸棗仁柏子仁白芍龜甲制首烏[14]

11.1.4.5.2 推薦食療

[14]

1.酸棗仁粥(《太平聖惠方》):酸棗仁10g,熟地黃10g,粳米100g。將酸棗仁置炒鍋內,用文火炒至外皮鼓起並呈微黃色,取出,放涼搗碎,與熟地黃共煎,過濾取汁待用;將粳米淘洗乾淨,加水適量,煮至粥稠後入藥汁,再煮3~5分鐘即可食用。溫熱服。

2.豬肝羹豬肝150g(細切,去筋膜),雞蛋1只、豉汁適量,蔥白1莖(去須,切片)。將豬肝蔥白豉汁煮成羹狀,九成熟時,打人雞蛋,即可食用。

3.杞地甲魚羹:甲魚(400g)1只,枸杞子30g,懷山藥30g,女貞子15g,熟地黃15g,精鹽、味精各適量。殺甲魚,去內臟,用沸水沖洗一下,洗淨,切作塊,放陶鍋內,加枸杞子懷山藥女貞子熟地黃,加水適量,文火燉作羹糊,加鹽、味精調味即可。

11.1.5 陰虛火旺

11.1.5.1 症狀

頸部漫腫,性情急躁,五心煩熱心悸多汗頭暈目眩,眼乾手顫舌紅,少苔,脈弦細數[14]

11.1.5.2 證候分析

腎精虧虛,水不涵木或久病不愈,痰氣鬱化火傷陰陰虛火旺。肝腎經脈循行於咽喉經脈阻滯日久,故氣滯痰凝結於頸部而見頸部漫腫。肝開竅於目陰虛肝旺,則見性情急躁、頭暈目眩眼乾。肝陰虧虛,虛風內動則手指顫抖。虛熱內蒸,則見五心煩熱多汗虛火擾心,故心悸舌紅少苔、脈弦細數,爲陰虛有熱之象。[14]

11.1.5.3 鍼灸治療

[14]

治法滋陰降火

選穴:以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穴爲主。取太沖太溪三陰交臑會間使、癭腫局部。

隨證配穴:伴突眼者,加天柱風池。易飢消瘦者,加足三裏盜汗者,加復溜陰郄

刺灸方法:針用補瀉兼施法。

方義:瀉肝原穴太沖,平肝降火而熄風三陰交太溪針用補法滋陰降火滋水涵木近取癭腫局部用圍刺法,以疏通局部氣血臑會用瀉法,能宣通三焦經氣,疏導壅滯。間使手厥陰經穴,用平補平瀉法以清熱除煩,養心安神

11.1.6 氣血兩虛

11.1.6.1 症狀

癭腫日久,腫勢加重,頸部明顯增粗或結塊,伴有神疲乏力胸悶氣短、呼吸不利、喉部有緊縮感、聲音嘶啞等,苔薄膩,脈細而弦。[14]

11.1.6.2 證候分析

病邪久羈,痰氣瘀互結,則腫勢加重、頸部明顯增粗或結塊。痰氣瘀互結,阻滯氣機,肺氣不降,故胸悶氣短、呼吸不利。結於喉間,則局部有緊縮感、聲音嘶啞。肝鬱脾弱,氣血耗傷,故見神疲乏力。苔薄膩、脈細而弦,爲邪盛正虛之象。[14]

11.1.6.3 鍼灸治療

[14]

治法益氣養血理氣化痰

選穴:以任脈手陽明大腸經穴爲主。取水突天突合谷足三裏三陰交膻中、癭腫局部。

隨證配穴:伴聲音嘶啞、喉部緊縮感者,加扶突廉泉。若氣陰兩虛氣短自汗、脈虛細者,加關元照海

刺灸方法:針用補瀉兼施法,或加灸。

方義:近部取穴以瀉其實,取天突疏通任脈經氣,以降氣化痰水突能疏通陽經氣;癭腫局部圍刺加灸,以疏通局部壅滯。遠部選穴以治本,取合谷足三裏三陰交,均施平補平瀉法,以健脾益胃,助氣血之化生。膻中氣會,以理氣化痰

11.1.7 各種證候之間的關係

癭病的各種證候之間有一定的關係。痰結血瘀常爲氣鬱痰阻的進一步發展,肝火旺盛及心肝陰虛分別概括癭病中火旺及陰虛的兩種證候,但因火旺及陰虛二者在病理上表現爲相互影響,臨牀在症狀上則常相兼出現。對於前兩種證候癭病,治療一般均以理氣化痰、活血軟堅、消癭散結爲主;對後兩種證候癭病,則應重在滋陰降火。此時若用消癭散結的藥物,一般多選黃藥子黃藥子小毒,久服對肝臟不利,因本病治療時間往往較長,在需要較長時間服用時,黃藥子劑量以不超過12克爲宜,以免造成對肝臟的損害。[14]

11.2 癭病的其他療法

11.2.1 耳針療法

內分泌、頸。毫針強刺激留針20min,每日1次;或撳針埋藏,每次埋針1~2日。左右耳穴輪流治療。[14]

11.2.2 穴位注射療法

腺腫局部、天突。局部常規消毒後,用5ml注射器吸取2%碘化鉀(即碘化鉀2g,注射用水100ml,苯甲醇3ml,過濾後分裝,高壓滅菌後備用),以左手拇、食兩指固定腫大腺體,向中央刺入,回抽針栓無回血時,即推入少量藥液,當出現從人迎頰車傳導針感時,再繼續緩慢推藥。囊腫型,應抽出腺體內液後注射藥物。注完後拔針,局部壓迫1min。每次按腺體大小注入1~3ml,3日1次,6次爲1療程。[14]

11.2.3 皮膚針療法

取頸1~7旁開1寸的夾脊平行線,頸前及兩側的經脈體表循行線。先叩刺夾脊穴,再叩刺頸前及兩側體表循行線(上至頜下,下至鎖骨上緣的範圍內),按任脈足陽明經、手陽明經、手少陽經的順序,從上而下依次叩刺,中等刺激,每日1次。[14]

11.3 醫案

閻××,女,40歲。於半年前偶然發現咽喉中有一橢圓形腫塊,逐漸增大如拇指大。自覺胸痛,項背部牽痛,轉動尤甚,性情急躁易怒。檢查:頸部可觸及拇指大小腫物,按之不痛,表面平滑,活動度良好,舌紅苔薄黃,脈弦。診斷:單純性甲狀腺腫大(痰氣鬱結型)。治療:豐隆合谷。針用平補平瀉法,隔日1次。針治10次後,頸部略感舒適,腫塊較前稍軟。按上穴繼續治療10次,頸部腫塊漸軟,胸痛已愈。後加刺肝俞血海,連續治療20餘次,頸部腫塊完全消失,其他兼症隨之痊癒。(中國當代鍼灸名家醫案

12 癭病的預後

癭病的預後大多較好。癭腫小、質軟、病程短、治療及時者,多可治癒。但癭腫較大者,不容易完全消散。若腫塊堅硬、移動性差、而增長又迅速者,則預後嚴重。肝火旺盛及心肝陰虛的輕中症患者,療效較好;重症患者陰虛火旺的各種症狀常隨病程的延長而加重和增多,在出現煩躁不安、高熱、脈疾等症狀時,爲病情危重的表現。[14]

13 癭病的預防

針對水土因素,應注意飲食調攝,是預防癭病的兩個重要方面。在容易發生癭病的地區,可經常食用海帶,及採用碘化食鹽食鹽中加入萬分之一的碘化鈉碘化鉀)預防。[14]最好用至青春期過後。應多食海帶紫菜等含碘食物,發育期的青少年、妊娠哺乳期的婦女尤應重視。

情志憂鬱是發病的重要因素,而注意精神調養是避免復發和縮短療程的重要環節。[14]

臨牀中因服用含碘藥物誘發碘甲亢,針刺能使甲狀腺對碘吸聚和利用提高,從而可以避免使用碘劑誘發碘甲亢[14]

14 文獻摘錄

諸病源候論·癭候》:“癭者,由憂恚氣結所生,亦曰飲沙水,沙隨氣入於脈,搏頸下而成之。初作與櫻核相似,而當頸下也,皮寬不急,垂捶捶然是也。恚氣結成癭者,但垂核捶捶無脈也。飲沙水成癭者,有核㿔㿔病無根、浮動在皮中。”“養生方雲: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癭病動氣增患。”

外臺祕要·癭病方》:“小品癭病者始作與癭核相似,其癭病喜當頸下,當中央不偏兩邊也。”

儒門事親·癭》:“夫癭囊腫悶,稽叔夜養生論雲:頸如險而癭,水土之使然也,可用人蔘化癭丹,服之則消也。又以海帶海藻昆布三味,皆海中之物,但得二味,投之於水甕中,常食亦可消矣。”

15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56.
  2. ^ [2] 石學敏主編.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200-202.
  3. ^ [3] 施洪飛,方泓主編.中醫食療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86:85-87.
  4. ^ [4]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18-221.
  5.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24.
  6. ^ [6]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7. ^ [7]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38.
  8. ^ [8]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24.
  9. ^ [9]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99.
  10. ^ [10]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13.
  11. ^ [1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17.
  12. ^ [1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17.
  13. ^ [1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63.
  14. ^ [1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36.

你知道嗎?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