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

中醫病因病理學名詞 中醫內科學 鍼灸學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ì xū

2 英文參考

deficiency of vital energy[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qi deficiency[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氣虛指氣的虛衰不足[1]。統指臟腑正氣虛弱[1]。由勞倦內傷或重病、久病後元氣不足,臟腑組織功能低下,出現抗病力減弱的病理變化[2]。《景嶽全書·傳忠錄》:“如心氣虛則神有不明,肺氣虛則治節有不行,脾氣虛則食飲不能健,肝氣虛則魂怯而不平,腎氣虛則陽道衰而精少志屈,胃氣虛則倉廩匱而並及諸經,三焦虛則上中下俱失其職,命門虛則精氣神總屬無根。凡此者,何非氣虛之類?”但肺主氣,脾爲化生氣血之源,腎爲元氣之根本,故氣虛與肺脾腎三髒關係尤爲密切[2]。《黃帝內經素問·通評虛實論》:“氣虛者,肺虛也。”《雜病源流犀燭·虛損癆瘵源流》:“氣虛者,脾肺二經虛也。或飲食,或勞倦,氣衰火旺,四肢困熱,無氣以動,懶於言語,動作喘乏,自汗心煩,必溫補中氣。”《東醫寶鑑·雜病篇》:“夫腎虛爲病,不能納諸氣以歸元。……肺出氣也,腎納氣也,肺爲氣之主,腎爲氣之藏。凡咳嗽暴重,動引百骸,自覺氣從臍下逆奔而上,此腎虛不能收氣也,當以補骨脂安腎丸主之。”

1.肺氣虛;2.重病之後,元氣未復;3.脾肺氣衰。

4 肺氣虛·氣虛

氣虛肺氣虛,動則喘咳少氣呼吸困難[3]。《黃帝內經素問·通評虛實論》:“氣虛者,肺虛也。”

4.1 症狀

短氣自汗,聲音低怯,時寒時熱,平素易於感冒面白舌質淡,脈弱[4]

4.2 證候分析

肺氣不足,表衛不固,故短氣自汗,聲音低怯。肺氣虧虛,營衛失和則時寒時熱。肺主皮毛肺虛腠理不密故易感受外邪肺氣虧虛,不能貫心脈而通達全身,氣血不能充沛於血脈,故見面白、舌淡、脈弱。[4]

4.3 治法

補益肺氣[4]

4.4 方藥治療

[4]

補肺湯[備註]補肺湯(《永類鈐方》):人蔘黃芪、熟地、五味子紫菀桑白皮加減。本方以人蔘黃芪益氣固表;因肺氣根於腎,故以熟地、五味子益腎固元斂肺;桑白皮紫菀清肅肺氣

咳嗽者,可去桑白皮紫菀自汗較多者,加牡蠣麻黃根固表斂汗。若氣陰兩虛,而兼見潮熱盜汗者,加鱉甲地骨皮秦艽養陰清熱

5 重病之後,元氣未復·氣虛

氣虛指全身虛衰性重病之後,元氣未復[4]。臨牀表現爲面色㿠白頭暈耳鳴心悸氣短、語聲低沉、動則自汗[4]。治宜補氣益氣[4]

景嶽全書·傳忠錄》:“如心氣虛則神有不明,肺氣虛則治節不行,脾氣虛則食飲不能健,肝氣虛則魂怯而不平,腎氣虛則陽道衰而精少志屈,胃氣虛則倉廩匱而並及諸經,三焦虛則上中下俱失其職,命門虛則精氣神總屬無根。”

6 肺氣衰·氣虛

氣虛指脾肺氣衰。《雜病源流犀燭·虛損癆瘵源流》:“氣虛者,脾肺二經虛也。或飲食,或勞倦,氣衰火旺,四肢困熱,無氣以動,懶於言語,動作喘乏,自汗心煩,心溫補中氣。”

6.1 症狀

飲食減少,食後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黃,舌淡苔薄,脈弱[4]

6.2 證候分析

脾虛失於健運,胃腸的納谷及傳化功能失常,故飲食減少,食後胃脘不舒,大便溏薄。脾虛不能化生水谷精微氣血來源不充,形體失養,故倦怠乏力面色萎黃、舌淡、脈弱[4]

6.3 治法

健脾益氣[4]

6.4 方藥治療

[4]

加味四君子湯[備註]加味四君子湯(《三因方》):人蔘茯苓白朮、炙草、黃芪白扁豆加減。方中以人蔘黃芪白朮甘草益氣健脾茯苓扁豆健脾化溼

若兼胃脘脹滿,嘔吐噯氣者,加陳皮半夏和胃降逆。兼食積停滯者,加神曲麥芽山楂雞內金消食健胃。若氣虛及陽,脾陽漸虛,腹痛即瀉,手足欠溫者,加肉桂炮姜溫中散寒。若脾氣虧虛而主要表現爲中氣不足氣虛下陷者,可改用補中益氣湯[190]以補益中氣,昇陽舉陷。

在氣、血、陰、陽的虧虛中氣虛是臨牀上最常見的一類。其中尤以肺、脾氣虛爲多見,而心、腎氣虛亦屬不少。

心氣虧虛而見心悸氣短自汗、面㿠、神疲、脈微等症,可用《醫方集解六君子湯[168]五味子玉竹黃精益氣養心。腎氣虧虛而見腰膝痠軟小便頻數而清,或白帶清稀者,可用《醫方集解六君子湯杜仲續斷菟絲子山茱萸益氣固腎。

7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15.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46.
  4. ^ [4]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8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