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池穿刺術

手術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āo chí chuān cì shù

2 註解

3 操作名稱

腰池穿刺術

4 適應

1、診斷方面

①需採取腦脊液進行常規、生化免疫學細胞學細菌檢查,協助診斷者;

②測定腦脊液壓力,瞭解蛛網膜下腔有無阻塞;③做腦或脊髓造影檢查

2、治療方面

腰麻

②鞘內注射藥物

③顱內壓過低患者椎管內注射生理鹽水

5 禁忌症

顱內壓增高發生腦疝者。顱後窩病變伴有嚴重顱內壓增高者;穿刺部位近期有感染病竈;敗血症全身感染休克、衰弱、病危者。

6 用品及準備

清潔盤、腰池穿刺包、清潔試管3-6支;注射用藥(按需要準備);無菌試管、酒精燈、火柴。

7 方法及內容

1、患者測臥硬板牀上,背部與牀邊垂直,頭向胸前彎曲,腰向後弓起,雙膝向腹部屈曲。

2、常選第3、4腰椎間隙爲穿刺點(兩側髂嵴連線和脊棘線交點爲第3腰椎間隙)。局部常規皮膚消毒,鋪無菌洞巾、局部麻醉,深達韌帶

3、左手固定穿刺皮膚,右手持針,從棘間隙與脊柱呈垂直方向,針頭斜面向上慢慢刺入,切忌左右偏斜。

4、中途如觸及骨質,可將針頭稍稍退出,然後稍偏頭部方向前進,穿過黃韌帶及硬脊膜時,常有落空感,此時拔出針芯,即可見腦脊液流出。

5、立即接上測壓管,讓患者放鬆身體,可見腦脊液在測壓管內逐漸上升到一定水平後液麪隨呼吸輕微波動,記錄此時腦脊液的靜水壓,即爲初壓。正常壓力爲0.9-1.7kPa(80-180mmH2O)。

6、移去測壓管,收集腦脊液2-5ml,分送常規、生化免疫學檢驗、必要時送細胞培養真菌檢驗細胞學檢查

7、採集腦脊液後,再接上測壓管,測試腦脊液終壓。然後入針芯,拔出穿刺針,塗上碘酊,覆以無菌紗布。

8 注意事項

1、疑有顱內壓增高跡象,除急性腦膜炎蛛網膜下腔出血外,腰穿之前需作必要的檢查,如顱腦CT、MRI掃描等。

2、不安、躁動和不能合作的患者可在鎮靜劑或基礎麻醉下進行,幼兒精神緊張患者應妥爲扶持。

3、顱內壓增高疑爲炎性腦水腫所致者,可在腰穿前靜脈快速滴注20%甘露醇250ml,以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然後穿刺

4、顱內壓增高疑爲顱內佔位病變者,腰池穿刺應用細針(7號針),使用細的測壓管(內徑不超過1mm),緩慢放液,並取少量(2-3ml)腦脊液檢查細胞計數和蛋白定量即可。

5、穿刺過程中如出現腦疝症狀時,如瞳孔散大、意識不清、呼吸節律改變,應立即停止放液。可向椎管內注入空氣或生理鹽水10-20ml,或靜脈快速滴注20%甘露醇250ml,如腦疝不能復位,迅速行腦室穿刺引流及立即手術。

6、腰池穿刺後,尤對顱內壓增高者,術後12-24h應注意觀察意識情況、呼吸、脈搏血壓瞳孔和肢體運動等變化。

7、術後去枕平臥4-6h,嚴重顱內壓增高者需臥牀1-2d。

8、如行椎管內注藥,應注意劑量和濃度,避免化學性刺激引起不良反應

9 併發症

1、頭痛  腦脊液量放出較多或腦脊液持續由蛛網膜及硬膜穿孔外漏造成顱內壓降低。可靜脈滴注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液,多飲水,臥牀休息。

2、腰背痛神經根痛   因穿刺損傷神經根而引起的神經根痛苦或者腰背部痛。

3、腦疝形成  顱內壓增高特別是顱後窩佔位性病變者,穿刺後引起腦脊液動力學的突然改變,可產生鉤回疝或枕大孔疝。

4、感染  未經嚴格無菌技術操作引起。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