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吊風

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iān diào fēng

2 英文參考

chronic convulsio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天吊風爲病名,出自《醫學正傳[1]。即慢驚風[1]。出自《太平聖惠方》。慢驚風又名天吊風驚風的一種證型[2]。大多出現於 大病、久病之後,但也有因小兒體弱,一病就成慢驚者[2]。臨牀以發病緩慢,無熱,抽搐時發時止,緩而無力爲其特點[2]。《證治準繩·幼科》:“慢驚之候,或吐或瀉,涎嗚微喘,眼開神緩,睡則露睛,驚跳搐搦,乍發乍靜,或身熱,或身冷,或四肢熱,或口鼻冷氣面色淡白淡青,眉脣間或青黯,其脈沉遲散緩[2]。蓋由急驚過用寒涼,或轉太驟,傳變成之。”治以培補元氣,溫運脾胃爲主[2]。可用逐寒蕩驚湯(《福幼新編》:胡椒炮姜肉桂丁香、竈心土)或六君子湯全蠍木香白附子、南星[2]。如脾虛肝旺,驚搐頻作,宜健脾平肝,用緩肝理脾湯(即異功散桂枝白芍扁豆山藥[2]。但也有久病傷陰虛風內動者,宜滋陰鎮靜,用阿膠雞子黃湯(《通俗傷寒論》:阿膠白芍石決明、雙鉤藤,生地、炙甘草茯神雞子黃絡石藤牡蠣[2]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6.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06.

治療天吊風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