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少

中醫病證名 鍼灸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rǔ shǎo

2 英文參考

lack of lactatio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乳少爲病症名。亦稱缺乳。指產後乳汁分泌量少,不能滿足嬰兒需要,甚至完全沒有乳汁而言。可因體虛、失血氣血虧虛而致乳汁化源不足;或情志鬱怒,氣機不暢而乳汁運行受阻;或哺乳方法不當等因所致。[1]

乳少,病名。指產後分泌乳汁少。見清·許廷哲《保產要旨》。即缺乳

產後乳汁分泌甚少或全無,稱爲乳少,亦稱“缺乳”、“乳汁不足”或“乳汁不行”。

治療同時補充營養,並糾正哺乳方法

4 乳少病因病機

乳汁缺少多由體質虛弱,或分娩失血過多,氣血耗損,致氣血生化之源不足;亦有因產後情志不遂致肝鬱氣滯,乳汁運行不暢。

5 乳少辨證分型

氣血虛弱:產後乳少乳房無脹感,面色少華,食少神疲,舌淡少苔,脈虛細。

肝鬱氣滯:產後乳少乳房脹痛,情志抑鬱,胸脅脹滿,食慾減退,苔薄,脈弦。

6 乳少的治療

鍼灸治療:取膻中乳根少澤等穴爲主。氣血虛弱者加足三裏脾俞氣機鬱滯者加期門內關太沖耳針:取胸、屏間、肝、脾、腎等穴,中等刺激皮膚針:輕叩乳房四周及中等叩刺肝俞胃俞膻中少澤中脘足三裏天宗夾脊(胸5~9,腰1~5)等穴。注意:對氣血虛弱者應同時配合食物療法。[1]

6.1 刺灸法

治則 益氣補血疏肝解鬱

處方 乳根 膻中 少澤

方義 乳根通陽明及乳房部局部經氣膻中氣會,功在調氣少澤通乳有效穴。三穴相配,可奏通乳催乳之功。

隨證配穴 氣血虛弱—脾俞足三裏肝鬱氣滯太沖

操作 毫針刺,補虛瀉實。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氣血虛者可灸。

6.2 耳針法

選穴 胸 內分泌 交感

方法 毫針刺,中等刺激強度,每日1次,每次留針15~20min。

6.3 皮膚針

選穴 第3~5胸椎旁開2寸的兩側平行線 肋間 乳房周圍

方法 第3~5胸椎旁開處,每行從上而下垂直叩打4~5次,再沿肋間向左右兩側斜行叩打5~7次,兩乳房放射狀叩打,乳暈部作環形叩打。輕刺激,每日1次。

7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4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