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藤葉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pú táo téng yè

2 《*辭典》:葡萄藤葉

2.1 出處

《綱目》

2.2 拼音名

Pú Tɑo Ténɡ Yè

2.3 來源

葡萄科植物葡萄的藤、葉。

2.4 化學成份

莖含還原糖、蔗糖澱粉鞣質黃酮類化合物。葉含酒石酸、蘋果酸草酸延胡索酸、琥珀酸、檸檬酸、奎寧酸、莽草酸、甘油酸。又含異槲皮甙、槲皮甙、芸香甙。根、藤、葉含橡膠質、糖類等。

2.5 性味

《綱目》:"甘澀,平,無毒。"

2.6 功能主治

水腫小便不利目赤,癰腫。

①《滇南本草》:"葉治火眼,汁治咳嗽。"

②《滇南本草圖說》:"採葉貼無名腫毒。"

③《綱目》:"飲其汁,利小便,通小腸,消腫滿。"

④《陸川本草》:"治嘔吐惡阻,腫脹。"

2.7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搗汁。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2.8 附方

水腫葡萄心(嫩葉)與螻蛄(去頭尾)同研,露七日,曝幹,爲末,淡酒調下,暑月用佳。(《活法機要》)

2.9 摘錄

《*辭典》

用到中藥葡萄藤葉的方劑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