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術結合結腸鏡清除迴腸及結腸息肉

結腸手術 剖腹術結合結腸鏡摘除小腸及大腸息肉 結、直腸息肉的手術 手術 普通外科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3 分類

普通外科/結腸手術/結、直腸息肉的手術/剖腹術結合結腸鏡摘除小腸大腸息肉

4 ICD編碼

45.3302

5 概述

剖腹術加結腸鏡經肛門插入摘除大腸及迴腸息肉避免了僅憑術中手摸探查切除小腸息肉,常使息肉遺留,一部分患者需反覆多次手術的缺點。曾有報道1例P-J綜合徵患者曾先後行了10次剖腹術。故採取剖腹術加結腸鏡經小腸切口插入清除小腸息肉,以及剖腹術加結腸鏡經肛門插入摘除大腸及迴腸息肉,是一種良好的清除腸道息肉方法。該方法清除息肉較徹底,不易遺漏,術後復發少,腸壁切口小,損傷小,腸瘻及腹腔污染機會減少;術後腸粘連、腸梗阻也少。十二指腸等不易用手摸探查到病變的部位,用結腸鏡容易發現病變,並且防止了手術切開十二指腸摘除息肉發生十二指腸瘻的危險。該方法較安全,在切、凝除息肉時如發生出血,可立即縫扎止血

6 適應

剖腹術加結腸鏡經肛門插入摘除大腸及迴腸息肉適用於:

1.小腸多發性息肉,如P-J綜合徵患者腸道的多發性息肉,無腸梗阻及明顯腸粘連者。

2.息肉蒂<1.0cm。

3.無出血傾向,心、肺及肝、腎功能正常,具備剖腹手術的患者

7 禁忌症

1.小腸多發性息肉合併有急性腸梗阻者。

2.有腸穿孔腹膜炎者。

3.水電解質紊亂者。

4.有嚴重高血壓,心、肺、腎等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術者。

8 術前準備

1.腸道準備包括  ①術前半流飲食2d,流質飲食1d;②術前2d,開始服卡那黴素1.0mg,1日4次,甲硝唑0.4mg,1日3次,25%硫酸鎂30ml,每晚1次;③若要摘除大腸息肉,術前清潔灌腸;④配血備用;⑤備皮;⑥留置導尿。

2.結腸鏡的準備包括  ①纖維內鏡用(OES)CF-PI型大腸內鏡最好,因鏡身細,能防水,全鏡可浸泡在1∶1000的氯己定溶液中30min消毒;②用電子結腸鏡只浸泡鏡身及操作部,導光束段可不浸泡,用乙醇擦拭即可。

3.插鏡者與手術醫師準備工作相同,都需要刷手、穿無菌衣。

9 麻醉體位

1.持續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

2.仰臥位截石位。經小腸切口插入內鏡摘除小腸息肉者取仰臥位;經肛門插入結腸鏡摘除迴腸大腸息肉者取截石位

10 手術步驟

1.皮膚常規消毒

2.結腸鏡從肛門插入,通過迴盲瓣插鏡達迴腸,鏡儘可能向小腸近端插入,但腸襻往鏡身上套入時,不能損傷小腸

3.經結腸鏡用高頻電或微波摘除小腸及結、直腸息肉

4.空腸內息肉以及鏡所見到的大息肉不能經鏡子摘除時,應切開腸壁逐個切除,如果息肉較密集者,可行腸段切除。可採用剖腹探查切口

11 中注意要點

1.內鏡醫師腸腔內送氣,送水要適當,送氣過多腸腔膨脹,不利插鏡,過少妨礙病變的觀察。

2.防止插鏡中拉傷小腸切口

3.摘除息肉過程中,認爲殘蒂有出血可能時,應縫扎。

12 術後處理

剖腹術加結腸鏡經肛門插入摘除大腸及迴腸息肉術後做如下處理:

1.持續胃腸減壓。待腸功能恢復後拔除胃管進流質。

2.適當應用抗生素

3.補液,注意電解質紊亂。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