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膏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nuò mǐ gāo

2 方出《聖濟總錄》卷一四○,名見《普濟方》卷三○二

2.1 方名

糯米膏

2.2 組成

糯米3升(入瓷盆內,於端午前49天以冷水浸之,1日2度換水,換時輕淘,闢去水,勿令攪碎,浸至端午日取出曝幹,生絹袋盛,掛通風處)。每用旋取少許,炒令焦爲散。冰水調如膏藥,隨大小裹定瘡口,外以絹帛包縛,候瘡愈解去。若金瘡誤犯生水,瘡口作膿漸甚者,急以藥膏裹定。良久其腫處即消,更不作膿,直至瘡合。若癰疽毒瘡初發,才覺焮腫赤熱,急以此膏貼項下,及腫處。若竹木籤刺入肉者,臨臥貼之,明日揭看,其刺出在藥內。若貼腫毒,幹即換之,常令溼爲妙。惟金瘡及水毒不可換,恐傷動瘡口。

2.3 主治

金瘡水毒竹木刺、癰疽熱毒等。

3 《理瀹》

3.1 方名

糯米膏

3.2 組成

川烏草烏、軍姜、肉桂胡蔥

3.3 主治

風痛

3.4 用法用量

糯米飯搗膏貼。

4 驗方新編》卷十一

4.1 方名

糯米膏

4.2 組成

糯米飯

4.3 主治

腋、肋、臂、膊、腰、腿等處忽如火熱,腫硬如石,痛不可忍,百藥不效者。

4.4 用法用量

少加蔥與鹽,共搗融敷。過夜即松。或用熱糯米酒糟亦可。

5 方出《醫學綱目》卷二十,名見《東醫寶鑑·雜病篇》卷九

5.1 方名

糯米膏

5.2 組成

糯米1升,皁角(切碎)半升,銅錢100個(同炒至半焦黑,去銅錢)。

5.3 主治

攧撲筋斷骨折

5.4 用法用量

貼患處。

5.5 製備方法

上爲末,用好酒調膏,厚紙攤。

6 普濟方》卷二八九

6.1 方名

糯米膏

6.2 組成

糯米(先洗7次,絹袋掛當風2-7日,炒)1鬥,紫河車(去皮毛,生用根赤者,不用白者)5兩,五倍子(瓦燥之)5兩,白斂2兩(真者,如白蘿蔔幹,色白,味苦甘),黃柏皮(炒焦)5兩,黃芩(炒幹)5兩,白及(生)2兩,當歸(酒浸、焙乾)2兩。

6.3 主治

發背疽毒,一切惡證。

6.4 用法用量

上爲末,酸醋調入瓶,時取敷患處。若已成欲破,加白丁香,爲末,和上藥點頭上,卻用不加之藥敷四畔;內服用白朮黃耆3兩(蜜炙)、木香當歸各1兩爲末,酒下2錢,病在四肢食後服;膈上眠時,膈下空心服之。

7 楊氏家藏方》卷二十

7.1 方名

糯米膏

7.2 組成

石灰6錢(須礦灰,以少水化開),木炭灰3錢(須旋於燒熟火上輕抄取白者)。

7.3 功效

出靨子。

7.4 用法用量

上藥拌勻,以水少許調令稀稠得所,瓷盞內盛,以竹蓖子攤平,然後揀好糯米20-30粒,每粒種之如蓮蓬樣,每粒插一半在灰內,以好紙遮蓋盞口,毋令透氣,候4-5日取1-2粒,看在灰內者,若化作粥漿可用矣。如未化,更候1-2日。如取靨子,先淨洗過,以竹削針,燈上燎過,其尖梢利,先輕手於靨周圍略撥動,即以竹針輕挑糯米漿汁,勻布撥動處,靨上不用,須臾微赤,不痛,不作膿,三數日即作癡,勿剝,任其自落,不作瘢痕,其靨自落。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