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尾菜

中藥材 止咳化痰 祛風通絡 中醫學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niú wěi cài

2 英文參考

riparian greenbrier root and rhizom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中醫大辭典》·牛尾菜

牛尾菜中藥名,出自《救荒本草[1]

3.1 別名

大伸筋草牛尾蕨七層樓[1]

3.2 來源及產地

百合科植物牛尾菜Smilax ripariaA. DC.的根及根莖[1]分佈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雲南、陝西等地[1]

3.3 性味

甘、苦,平[1]

3.4 功能主治

補氣活血,祛風通絡,化痰止咳[1]。治氣虛浮腫風溼痹痛,偏癱跌打損傷咳嗽咯血[1]

3.5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泡酒服[1]

3.6 化學成分

本品含有鎮咳作用的皁苷、蒽醌苷[1]

4 全國中草藥彙編》·牛尾菜

4.1 拼音名

Niú Wěi Cài

4.2 別名

牛尾蕨、土春根、牛尾結、馬尾伸筋七層樓、金剛豆藤、草菝葜

4.3 來源

百合科菝葜屬植物牛尾菜Smilax riparia DC.,以根及根狀莖入藥。夏季採,洗淨切片曬乾

4.4 性味

甘、苦,平。

4.5 功能主治

祛風活絡,祛痰止咳。用於風溼性關節炎,筋骨疼痛跌打損傷腰肌勞損支氣管炎,肺結核咳嗽咯血

4.6 用法用量

0.5~1兩,水煎或泡酒服。

4.7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5 《中華本草》·牛尾菜

5.1 出處

出自《江西草藥

5.2 拼音名

Niú Wěi Cài

5.3 英文名

Root and Rhizome of Ripqrian Greenbrier

5.4 別名

馬尾伸根、過江蕨、老龍須、金剛豆藤、大伸筋草、背梁骨、千層塔鯉魚須、山豇豆、搖邊竹、白鬚公、軟葉菝葜

5.5 來源

藥材基源:爲百合科植物牛尾菜的根及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milax riparia A. D C.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挖,洗淨,晾乾。

5.6 形態

牛尾菜 多年生草質藤本。具根莖。莖中空,有少量髓,幹後凹癟並具槽,無刺。葉互生;葉柄長7-20mm,脫落點位於上部,中部 下有卷鬚;葉片較厚,卵形,橢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7-15cm,寬2.5-11cm,下面綠色,無毛。傘形花序腋生,總花梗較纖細,小苞片花期一般不落;花單性雌雄異株;花被片6,離生,長4-5mm,淡綠色;雄花具雄蕊6,長2-3mm,花葯條形,多少彎曲,長約1.5mm;雌花比雄花略小,不具或具鑽形退化雄蕊子房3室,柱頭3裂。漿果球形,直徑7-9mm,熟時黑色。花期6-7月,果期10月。

5.7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林下、灌叢、山溝或山坡草叢中。

資源分佈:除內蒙古、寧夏、青海、新疆、西藏以及四川、雲南高山地區外,全國都有分佈

5.8 性狀

性狀鑑別 根莖呈不規則結節狀,橫走,有分枝,表面黃棕色至棕褐色,每節具凹陷的莖痕或短而堅硬的殘基。根着生根莖一側,圓柱狀,細長而扭曲,長20-30cm,直徑約2mm,少數有細小支根;表面灰黃色至淺褐色,具細縱紋和橫裂紋,皮部常橫裂露出木部。質韌,斷面中央有黃色木心。氣微,味微苦、澀。以根多而長、質韌者爲佳。

5.9 化學成份

根莖、根含新替告皁甙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甙[neotigogenin-3-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新替告皁甙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

5.10 性味

甘;苦;平

5.11 歸經

肝;肺經

5.12 功能主治

祛風溼;通經絡;祛痰止咳。主風溼痹證;勞傷腰痛跌打損傷咳嗽氣喘

5.13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大量可用至30-60g;浸酒或燉肉。外用:適量,搗敷。

5.14 各家論述

1.《江西草藥》:祛風散瘀,治風溼痹痛,跌打損傷

2.《貴州草藥》:清熱止咳,補虛益損。

3.《陝西中草藥》:祛風溼,活血通絡,消炎鎮痛,治風溼性關節炎,筋骨疼痛高血壓所致之偏癱骨髓炎,骨結核

4.金華《常用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治白帶過多,淋巴結炎。

5.《湖南藥物志》:舒筋活血,補氣通絡。

5.15 摘錄

《中華本草

6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9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