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室持續引流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nǎo shì chí xù yǐn liú

2 註解

3 操作名稱

腦室持續引流

4 適應

1.腦室內或顱後窩佔位病變,嘔吐頻繁、身體衰弱、視力減退等嚴重顱內壓增高者,可先作腦室持續引流,病情改善後再行造影和手術,術後仍須引流數日。

2.腦室氣造影或腦室水溶性碘劑造影后,如不立即手術,可暫行腦室持續引流

3.腦出血破入腦室內,血腫清除術後。

4.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病情在三級以上伴有嚴重顱內壓增高者。

5.腦脊液漏修補或脊膜膨出手術後漏液者。

6.某些重型顱腦損傷患者

5 方法及內容

鑽孔的位置和方法腦室前角穿刺法相同。鑽孔後,將帶數個側孔的硅膠管或塑料管端送入前角內2-3cm。亦可用套管針經鑽孔穿刺,進入前角後,拔出針芯,將引流管的側孔端經套管針送入前角內,然後拔出套管針,將引流管另一端連接引流瓶,再將引流管與頭皮縫合固定。

6 注意事項

1.引流管要在頭皮上固定好,包紮後在敷料外仍需用膠布繞管兩週固定,防止引流管脫出。

2.引流瓶應保持適當的高度,顱內壓>3.92kPa(400mmH2O)者持續引流應保持顱內壓在1.96-2.45kPa(200-250mmH2O),以防止其突然下降過多。

3.護士定時觀察引流管是否通暢,每日更換牀下液體收集瓶,記錄24h引流量。如引流管不通或頭皮處漏液時,應通知醫師

4.腦室持續引流一般爲3~7d。停止持續引流前,應將引流瓶液麪提高到3.92-4.9kPa(400-500mmH2O),然後引流管夾閉,觀察24~48h,如病情無變化即可拔除引流管

5.持續引流1周後,仍有顱內壓增高引流管拔除有困難時,可繼續引流1-2周。如拔除仍有困難,爲了防止引流時間過久引起顱內感染,應考慮行對側腦室引流或分流手術。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