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舌症切除術

手術 口腔科手術 口腔頜面部良性腫瘤手術 淋巴管瘤手術 口腔頜面部腫瘤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2 別名

巨舌症切除術;excision of macroglossia

3 分類

口腔科/口腔頜面部腫瘤手術/口腔頜面部良性腫瘤手術/淋巴管瘤手術

4 ICD編碼

25.1 01

5 適應

淋巴管瘤巨舌症)可引起牙異常和頜骨發育畸形,並影響口腔器官功能和外形,應及時手術切除,腫瘤殘留部分,術後可配以硬化劑注射或冷凍治療(圖10.4.2.2.1-1)。

6 術前準備

淋巴管合併感染時,應在感染控制後方能手術。術前應配血備用。其他術前準備如常規。

7 麻醉體位

一般可採用局麻,但兒童或手術範圍較大者應採用全麻。手術體位仰臥位爲宜。

8 手術步驟

8.1 1.切口

可作“V”形或雙“V”形切口。作“V”形設計時,在舌體中線上的後部定出O點,再在舌體兩側緣定出A點和A’點(圖10.4.2.2.1-2)。按AOA’楔形組織切除後,A點和A’點相對縫合形成新的舌尖,所以,定A點和A’點時,應以新形成的舌尖位於下前牙內側爲準,即令O~A=O~A’,並等於O點至下前牙的距離。

作雙“V”形設計時,因O點爲新舌尖,所以,O點應在下前牙弓內側,而O’點則應定於舌尖的腹面。A點和A’點則分別定在舌體兩側緣(圖10.4.2.2.1-3)。

8.2 2.切除病變組織

爲減少術中出血,可暫時阻斷舌體血液供應,即用大圓針及粗絲線在靠近舌根處從舌體中線進針從一側舌側緣與口底交界處穿出,並在舌邊緣結紮。當採用“V”形切口設計時,應按設計全層切開O~A線和O~A’線,此時巨舌前部的楔形病變組織即被切下。當採取雙“V”形切口設計時,則應首先切開O’~A線和O’~A’線,切時斜向內上方,切至深層,慎勿切通口底;繼而切開O~A線和O~A’線,切時斜向內下方,切至深層,並使之與A~O’線和A’~O’線切口相通。此時,巨舌前部一塊雙楔形組織即被切下(圖10.4.2.2.1-3)。

8.3 3.創口處理

首先拆除舌後部的縫扎線,結紮創面上的活躍出血點,繼而沖洗創口,縫合肌層,最後縫合黏膜(圖10.4.2.2.1-4,10.4.2.2.1-5),並放置橡皮引流條。

9 中注意要點

舌體組織循環豐富,術中容易出血。爲減少出血,可採用縫扎法暫時阻斷動脈血液供給。舌體部分切除後在創口縫合之前,應將該縫扎線拆除並將創面上的活躍出血點一一結紮,以防術後出血。縫合創口時,應嚴密縫合肌層,以防術後滲血。又因舌體運動度大,組織脆嫩,縫合時應用較粗的絲線,進針點應距創緣0.5~1.0cm,並打三道結,以防縫線切破組織和縫線鬆脫。縫合黏膜時,應縫至肌肉深層,並應行褥式加間斷縫合,以減少肌肉創面滲血和預防創口裂開。

10 術後處理

舌淋巴管瘤切除術術後應嚴密觀察,注意舌體和口底腫脹發展趨勢,如腫脹發展很快,應及時處理,以防血腫形成、舌後墜導致上呼吸道梗阻。

術後可選用抗生素地塞米松以防術後感染水腫,並注射止血劑。術後禁食數日,採用鼻飼,以後再改爲流質飲食,並要注意口腔清潔,加用霧化吸入。術後24~48h抽出引流條。術後9~10d拆線。

11 併發症

舌淋巴管瘤切除術術後主要併發症爲術後出血血腫形成和組織水腫,並可因局部腫脹、舌後墜導致上呼吸道梗阻。因此術中需徹底止血,嚴密縫合肌層,縫合黏膜時宜作褥式加間斷縫合,並安放橡皮引流條。術後需嚴密觀察,若局部腫脹發展很快,要及時處理,以防窒息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