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枳實生薑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ú pí zhǐ shí shēng jiāng tāng

2 金匱要略》捲上:橘皮枳實生薑湯

2.1 別名

橘枳薑湯(《金匱要略》捲上)、橘枳生薑湯(《證治準繩·類方》卷二)。

2.2 處方

橘皮12克 枳實2.5克 生薑6克

2.3 功能主治

胸痹胸中氣塞,呼吸短促,心下硬滿,嘔吐噦逆

2.4 用法用量

上藥三味,以水5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溫服

2.5 摘錄

金匱要略》捲上

3 《金匱》捲上

3.1 別名

橘皮湯橘皮生薑湯治中湯

3.2 組成

橘皮1斤,枳實3兩,生薑半斤。

3.3 功效

行氣開鬱和胃化飲。

3.4 主治

胸痹胸中氣塞,短氣

3.5 用法用量

以水5升,煮取2升,分溫再服。

3.6 臨牀應用

咳嗽:何某,男,34歲。咳嗽已五年,久治未愈。西醫認爲支氣管炎,屢用棕色合劑青黴素等藥;中醫認爲“久嗽”常用半夏露、麥金杏仁糖漿等,皆不效。細詢咳雖久而不劇,痰亦不多,其主要症狀爲入夜胸中似有氣上衝至咽喉,呼吸作聲,短氣胃脘胸脅及背部均隱隱作痛,畏寒,納減,脈遲而細,苔薄白。頗似《金匱》胸痹胸中氣塞短氣症。乃以橘枳生薑湯加味治之。處方橘皮12g,麩炒枳實9g,生薑15g,姜半夏12g,茯苓12g服藥三劑後,諸症消退,脅背痛亦止。惟胃脘尚有隱痛,再擬原方出入,五年宿疾,基本痊癒

3.7 各家論述

1.《金匱要略直解》:氣塞短氣,非辛溫之藥不足以行之,橘皮枳實生薑辛溫,同爲下氣藥也。《內經》曰:病有緩急,方有大小。此胸痹之緩者,故用君一臣二之小方也。
2.《中國醫學大辭典》:重用橘皮生薑之大辛大溫者,散胸中之飲邪;積實之圓轉苦辛者,泄胸中之閉塞。
3.《金匱要略方義》:本方與茯苓杏仁甘草湯均治胸痹胸中氣塞短氣之證。前者是肺氣不利,飲停胸膈,重在停飲,故治宜宣肺化飲,而用茯苓杏仁;此方主治乃肺胃氣滯,氣阻飲停,重在氣滯,治宜行氣開鬱。故方中以橘皮爲君,行肺胃之氣而宣通氣機;臣以枳實行氣除滿而利五臟;佐以生薑,散結氣而降逆化飲。三者相合,行氣開鬱和胃化飲,使氣行痹散,胃氣因和,而胸脘氣塞之症自除。

3.8 附註

橘皮湯(《聖濟總錄》卷六十一)、橘皮生薑湯(《三因》卷九)、治中湯(《醫部全錄》卷一八三)。本方方名,《外臺》引作“橘皮枳實湯”,《醫學綱目》引作“橘枳薑湯”,《準繩·類方》引作“橘枳生薑湯”。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