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燈籠

果實種子類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ǐn dēng lóng

2 英文參考

calyx seu fructus physali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Chinese lantern-plan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Fructus Physalis (拉)[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calyx physalis[朗道英漢字典]

Calyx seu fructus Physalis (拉)[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franchet groundcherry fruit[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錦燈籠原植物及藥材

錦燈籠

錦燈籠中藥名,見《山西中藥志》。爲《救荒本草》所載掛金燈的別名[1]。是茄科植物酸漿Physalis alkekengi L. var. franchetii (Mast.) Makino 的乾燥宿萼或帶果實的宿萼[2]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

Calyx seu fructus Physalis (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

franchet groundcherry fruit (《中醫藥學名詞(2004)》)

Franchet Groundcherry Calyx or Eruit

6 別名

掛金燈燈籠果、紅燈籠。

金燈籠、掛金燈燈籠果[3]

7 來源

錦燈籠茄科植物酸漿Physalis alkekengi L. var. franchetii (Mast.) Makino 的乾燥宿萼或帶果實的宿萼[3]

錦燈籠茄科植物酸漿Physalisalkekengi L. var. franchetii (Mast.) Mak.帶宿萼的果實[3]

8 產地

錦燈籠主產吉林、河北、新疆、山東[3]

9 原植物形態

一年生草本,全株密生短柔毛,高25~60cm。莖多分枝。葉互生,卵形至卵狀心形,長4~8cm。寬2~6cm,邊緣有不等大的鋸齒。花單生於葉腋;花萼鍾狀,5裂;花冠鍾狀,淡黃色,直徑6~10mm,5淺裂,裂片基部有紫色斑紋;雄蕊5,花葯黃色;子房2室。漿果球形,綠色,直徑約1.2cm,外包以膨大的綠色宿萼;宿萼卵形或闊卵形。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佈

10 採收與初加工

秋季果實成熟、宿萼呈紅色或橙紅色時採收,乾燥

11 生藥性狀

宿萼略呈燈籠狀,多壓扁,長3~4.5cm,寬2.5~4cm。表面橙紅色或橙黃色,有5條明顯的縱棱,棱間有網狀的細脈紋。頂端漸尖,基部略平截,中心凹陷有果梗。體輕,質柔韌,中空,或內有棕紅色或橙紅色果實果實球形,多壓扁,直徑1~5cm,果皮皺縮,內含種子多數。宿萼味苦,果實味甘、微酸。

12 性味歸經

錦燈籠味苦,性寒;歸肺經。(《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錦燈籠味酸,性寒;入肺、脾經[3]

13 錦燈籠的功效與主治

錦燈籠具有清熱解毒利咽化痰利尿的功效,用於咽痛音啞、痰熱咳嗽小便不利

錦燈籠具有清熱解毒化痰利咽利尿的功效[3]

錦燈籠肺熱咳嗽咽喉腫痛,音啞,骨蒸勞熱,黃疸水腫淋病:煎服,4.5~9g[3]

錦燈籠天皰瘡溼疹:搗敷或研末油調塗[3]

14 使用禁忌

孕婦慎服錦燈籠[3]

15 錦燈籠的化學成分

錦燈籠漿果含酸漿醇(physanol)A、B;種子中含禾本甾醇(gramisterol)、鈍葉醇(obtusifoliol)、環木菠蘿烷醇(cycloartanol)、環木菠蘿烯醇(cycloartenol)等。

錦燈籠果實酸漿果紅素(Physalien),微量生物鹼等。還含檸檬酸、草酸等。花萼含胡蘿蔔素酸漿黃質等[3]

16 錦燈籠的藥典標準

16.1 品名

錦燈籠

Jindenglong

PHYSALIS CALYX SEU FRUCTUS

16.2 來源

本品爲茄科植物酸漿Physalis alkekengi L.var.franchetii(Mast.)Makino的乾燥宿萼或帶果實的宿萼。秋季果實成熟、宿萼呈紅色或橙紅色時採收,乾燥

16.3 性狀

本品略呈燈籠狀,多壓扁,長3~4.5cm,寬2.5~4cm。表面橙紅色或橙黃色,有5條明顯的縱棱,棱間有網狀的細脈紋。頂端漸尖,微5裂,基部略平截,中心凹陷有果梗。體輕,質柔韌,中空,或內有棕紅色或橙紅色果實果實球形,多壓扁,直徑1~1.5cm,果皮皺縮,內含種子多數。氣微,宿萼味苦,果實味甘、微酸。

16.4 鑑別

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5ml,超聲處理10分鐘,濾過,取濾液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酸漿苦味素L對照品,加二氯甲烷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15μl、對照品溶液2μl,分別點於同一高效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甲醇(25:1: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5%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16.5 檢查

16.5.1 水分

不得過10.0%(附錄IX H第一法)。

16.6 含量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IX  D)測定。

16.6.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乙腈-0.2%磷酸溶液(20 :80)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350nm。理論板數按木犀草苷峯計算應不低於3000。

16.6.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木犀草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製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即得。

16.6.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0.4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20ml,密塞,稱定重量,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40kHz)1小時,放冷,再稱定重量,用70%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16.6.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木犀草苷(C21H20O11)不得少於0.10%

16.7 性味歸經

苦,寒。歸肺經

16.8 功能與主治

清熱解毒利咽化痰利尿通淋。用於咽痛音啞,痰熱咳嗽小便不利熱淋澀痛;外治天皰瘡溼疹

16.9 用法與用量

5~9g;外用適量,搗敷患處。

16.10 貯藏

通風乾燥處,防蛀。

16.11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17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839.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16.

用到中藥錦燈籠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