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摘粹》

清 慶恕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少陽經提綱

少陽之爲病,口苦咽乾目眩也。按少陽相火化氣,其經在陽明之次,脈之分,起目銳,循耳下項,自胸貫膈,由脅裏出外踝,循足跗而走名指。病則經氣壅迫,不能順降,故胸痛脅痞,相火上炎,故口苦咽乾陽氣升浮,是以目眩濁氣充塞,是以耳聾。位在二陽之裏,三陰之表,陽盛則熱,陰盛則寒,故往來寒熱。其視三陽之經,陽氣方長,故其脈弦細。傷寒中風,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則傳少陽。然三日少陽,而不入陽明之腑。太陰之髒,則無少陽諸證。六日經盡汗出表解,不能自解,則以麻黃桂枝發之,大小柴胡不必用也。若內傳臟腑,外連少陽之經,然後少陽諸證,其始得不必三日,其病解不必六日,大小柴胡之的證,於太陽之麻桂無關矣。按少陽經本病,經氣鬱迫,表裏不和,以小柴胡湯主之。太陽經證未罷,而遽入少陽,以柴胡桂枝湯主之。太陽病未解而表實,以麻黃湯主之。少陽病已具而裏虛,以小建中湯主之。太少合病,而自下利,以黃芩湯主之。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表未解而裏實,以大柴胡湯主之。表已解而裏熱,以調胃承氣湯主之。婦人熱入血室,以小柴胡湯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