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大成》

清 祁坤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背部

經絡

脊之中行屬督脈經。脊之兩旁各開第二行第三行。俱屬足太陽膀胱經

上發背

天柱骨之下。一名脾肚癰。其形橫廣如肚。屬足太陰脾經。由膏粱積熱所致。視其高腫鮮明。根腳不過兩肩者順。腫平堅硬。漸大漸開。攻注兩肩胸項者危。柴黑平塌下陷者死。初起宜解脾經積熱。間服蠟礬丸護心散。以防內攻。已成者必用托里爲主。何則。所爲托里則生。敗毒則死也。

中發背

生於對心。一名對心發。由心火妄動。熱極而生。腫不高尖。穴難起發。此爲毒劃君位。最易傷人。若前心有紅暈者不治。治宜大降心火。急疏蘊熱。頂用針通。隨行拔法。務使毒氣內外疏通。各從門出。庶不內攻。方爲成守。保至十五日後。內無變症。得膿爲解。如是期變症漸生。堅硬漸大。不作膿者死。在二十二朝先後。若早治。十中可保三四。

蓮子發

突如蓮子

蜂窠發

孔似蜂房二症生於肩髀骨。或脊或心俞心包等處。輕者形長而高腫。或偏半背。重者形斜而平塌。兩脅俱傷。又名半身發。甚至形長勢大。腫潰半身。則名竟體發也。

上搭手

肺俞穴。即肩骨動處。一名左右串。左屬肝。右屬肺。由痰凝氣滯火鬱而生。初宜紺珠丹汗之。次以逍遙散清之。兼以六鬱湯調之。潰以八珍湯補之。所爲鬱者開之滯者行之也。禁用瘡科攻利等藥。灸會陽穴二七壯。

中搭手

生近膏肓穴。屬足太陽膀胱經。治分陰陽虛實。攻補隨宜。灸心俞穴七壯。艾如綠豆大。

串疽

生背脅間三四處。皮色不變。或見微紅。痛必牽引。內實相通。故又名老鼠攢。又名遊走血。脾癰也。由積憤所致。

陰陽二氣疽

其形時腫時塌。時軟時堅。寒熱不時。只在一處。非若串疽之攻擊也。由七情內鬱所致。

酒毒發

初發如彈。次大如拳。堅硬如石。麻木不常。甚則痛徹五內。遍身拘急。二便澀滯。數日後。頭面手足虛腫臟腑瀉痢

連珠發

連腫三五塊。形若貫珠。內則百節皆疼。小腹脹。小便閉陰囊腫。由酒色過度所致。

丹毒發

初生細。浸淫尺餘。形如湯火所傷。由服丹石悍燥之藥所致。必多發渴。治如蠟礬丸國老膏。乃要藥也。如色黯神昏。脈燥腹脹嘔逆者。不治。

禽疽

始發紫色如疹數十塊。形如拳打。如七日內寒口噤者。不治。按上諸症。發出則生。內陷則死。形雖甚畏。雖老弱每能多生。形小異常。即少壯亦能致斃。所爲大規只怕不純陽。治法何妨瘡勢惡。

痰注發

形如布袋。堅硬如石。不紅不熱。此由伏痰積久而成。

黃瓜癰

形似黃瓜。高寸許。長尺許。一名肉龜。皮色不變。疼痛引心。四肢麻木。上二症多不可治。

夏月暑瘍

凡癰疽之症。發熱有時。爲晡甚而旦止也。因暑而得者。則發熱無時。爲晝夜不止也。然必見暑症。如頭目眩暈。口舌幹苦。心煩背熱。肢體倦怠是也。外形初起背有紅暈。次發腫疼。治宜敗毒散。加香藿、黃連石膏等藥以清之。暑熱解則腫自消矣。壯實者。用槐花末、蜂蜜拌成塊。黃酒調服亦佳。

瘴疽

因冒山嵐瘴氣積久而成。始發黑腫。色若靴皮。頑痛徹骨。按之如石。至五七日。勢方浮腫。色始變青。形如拳打。寒戰如瘧。然必見風候。如頭動口偏手足厥逆是也。治法宜急破之。出清血三五升。方有黃膿白汁相合而出。其皮不漫。仍前脹痛。直至色退。其勢方愈。惟在急追膿毒出外。則無害矣。

產後癰

夫產後宜扶虛消瘀。大補血氣。總有諸疾。以未治之。今患癰者。由瘀血凝滯也。宜生化湯。加連翹一錢。花粉一錢。甘草八分。噁心煩躁。加乳香一錢。綠豆粉三錢和服。忌用敗毒攻利等藥。

生化湯

當歸(八錢)川芎(四錢)甘草(炙四分)姜炭(四分)桃仁(去皮尖研粉用十粒)用水碗半。煎六分。加無灰酒少許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