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炭

中藥材 炒炭 中醫學 炒法 中藥炮製學 清炒法 中藥飲片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iāng tàn

2 英文參考

charred RHIZOMA ZINGIBERIS RECEN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姜炭乾薑炮製品。乾薑的已有,見。乾薑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乾燥根莖[1]姜炭爲不規則的厚片或塊,表面焦黑色,內部棕褐色,體輕,質鬆脆[1]。味苦微辣[1]姜炭味苦、澀,性溫[1]。歸脾、肝經[1]。其辛味消失,守而不走,長於止血溫經[1]。其溫經作用弱於炮姜,固澀止血作用強於炮姜,可用於各種虛寒出血,且出血較急,出血量較多者[1]

4 姜炭炮製方法

漢代有火炮(《金貴要略方論》)的方法[1]

宋代有甘草水制燒存性(《太平聖惠方》)、“炒令黑”(《重修政和經使證類備用本草》)、鹽炒(《聖濟總錄》)、煅存性(《瘡瘍經驗全書》)、制、巴豆制(《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黃泥裹、地黃汁炒(《校注婦人良方》)、土炒(《類編朱氏集驗醫方》)等多種炮製方法[1]

元代仍用“慢火炮裂”(《衛生寶鑑》)[1]

明代有硇砂炒(《奇效良方》)、童便炒黑(《醫學入門》)、水浸火煨、慢火煨至極黑(《壽世保元》)等法,並認爲“童便炒黑止鼻衄唾血血痢崩漏”(《醫學入門》),“若治產後血發熱止血俱炒黑,溫中炮用,散寒邪、理肺氣止嘔生用”(《炮炙大法》)[1]

清代尚有姜炭(《外科大成》)、炮姜炭(《外科證治全生集》)、酒蒸炮姜(《幼幼集成》)等炮製品種[1]

清代開始有炮姜炭、黑炮姜等名稱,把炮姜姜炭混爲一個品種,近代有一部分地區也把兩者作爲一個炮製品,按炮製火候及成品性狀分析炮姜炭和黑炮姜實爲姜炭[1]

現在主要的炮製方法砂燙炒炭[1]

乾薑的製法: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略泡,洗淨,潤透,切厚片或塊,乾燥,篩去碎屑[1]

姜炭炮製方法爲:取乾薑塊,置炒制容器內,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內部棕褐色,噴淋少許清水,滅盡火星,略炒,取出晾乾,篩去碎屑[1]

5 姜炭性狀

乾薑爲不規則的厚片或丁塊[1]。表面灰棕色或淡黃棕色[1]。切面黃白色,有明顯的筋脈小點,顯粉性,有特異香氣,味辛辣[1]

姜炭爲不規則的厚片或塊,表面焦黑色,內部棕褐色,體輕,質鬆脆[1]。味苦微辣[1]

6 姜炭炮製作用

乾薑能守能走,故對中焦寒邪偏盛而兼溼者以及寒飲伏肺的喘咳頗爲相宜[1]。又因爲本品力速而作用較強,故用於回陽救逆,其效甚佳[1]。常用於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痰飲喘咳[1]。如溫中散寒大建中湯(《金貴要略方論》);回陽救逆四逆湯(《註解傷寒論》);溫肺散寒化痰飲小青龍湯(《註解傷寒論》)[1]

姜炭味苦、澀,性溫[1]。歸脾、肝經[1]。其辛味消失,守而不走,長於止血溫經[1]。其溫經作用弱於炮姜,固澀止血作用強於炮姜,可用於各種虛寒出血,且出血較急,出血量較多者[1]。如治療血崩如聖散(《丹溪心法》);或用乾薑燒黑存性,爲末,米飲調服,治血痢不止(《姚氏集驗方》)[1]

7 乾薑炮製研究

乾薑主要成分爲姜酮(zingiberone)、β-沒藥烯(β-bisabolene)、姜醇(zingiberol)、姜烯(zingiberene)及薑辣醇類(gingerols)、6-薑辣烯酮(6-shogaol),8-薑辣烯酮(8-shogaol)等[1]

7.1 對化學成分的影響

對於姜、炮姜姜炭揮發油含量進行比較,結果表明,乾薑含量最高,顏色較淺;炮姜含量明顯下降;姜炭含量最低,約爲乾薑的1/2,且後二者揮發油顏色較深[1]

揮發油和醚提取物的研究表明,生薑乾薑揮發油和醚提取物層析圖譜大致相同,炮姜姜炭亦無明顯的差別,但前二者與後二者相比,有較大變化[1]乾薑經加熱炮製後,部分斑點消失,同時出現了一些新斑點,相同Rf值之間相對含量也產生了明顯變化[1]。以薑辣醇和6-薑辣烯酮爲標準對照,進行薄層色譜分析,結果表明,薑辣醇含量生薑>乾薑>炮姜>姜炭;6-薑辣烯酮含量乾薑>炮姜>生薑>姜炭[1]。對姜不同炮製品的醚提取液進行氣相-質譜-計算機檢測,從生薑乾薑炮姜姜炭中各檢出25、22、23、23種成分,各炮製品檢出成分的質和量都產生了部分變化[1]

7.2 對藥理作用的影響

(1)抗潰瘍作用:取乾薑炮姜水煎液按4.5g/kg給大鼠灌胃[1]。結果表明,炮姜消炎痛模型外,對應激胃潰瘍醋酸誘發胃潰瘍幽門結紮型胃潰瘍均呈明顯的抑制傾向,乾薑無此作用[1]

(2)止血作用炮姜姜炭均能縮短小鼠的出血時間,與對照組比較,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1]姜炭作用又比炮姜強,兩者比較,也有顯著性差異[1]炮姜姜炭均能縮短小鼠的凝血時間,且姜炭水煎液的凝血作用優於炮姜,也優於本身的醚提液[1]生薑乾薑水煎液均無縮短凝血時間作用[1]

(3)毒性:小鼠急性毒性試驗表明,炮姜水煎液灌胃毒性乾薑增大,表明乾薑經加熱炮製後水溶性毒性成分可能有某些變化[1]

8 姜炭性味歸經

姜炭味苦、澀,性溫,歸脾、肝經[1]

味苦;辛;澀;性溫(《中華本草》)。

歸脾;肝;腎經(《中華本草》)。

9 乾薑的功效與主治

乾薑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溼消痰的功能[1]

乾薑具有溫中逐寒,回陽通脈,消痰下氣功能[2]。治胃腹冷痛脹滿,虛寒吐瀉,肢冷脈微,寒飲喘咳風寒溼痹[2]

乾薑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的功效[3]。用於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寒飲喘咳[3]

乾薑能守能走,故對中焦寒邪偏盛而兼溼者以及寒飲伏肺的喘咳頗爲相宜[3]。又因爲本品力速而作用較強,故用於回陽救逆,其效甚佳[3]。常用於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痰飲喘咳[3]。如溫中散寒大建中湯(《金貴要略方論》);回陽救逆四逆湯(《註解傷寒論》);溫肺散寒化痰飲小青龍湯(《註解傷寒論》)[3]

炮姜味苦、辛,性溫[3]。具有溫中散寒溫經止血功能[3]。其辛燥之性較乾薑弱,溫裏之力不如乾薑迅猛,但作用緩和持久,且長於溫中止痛、止瀉溫經止血[3]。可用於中氣虛寒腹痛腹瀉虛寒出血[3]。如治療脾胃虛寒腹痛腹瀉霍亂轉筋附子理中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脾胃虛寒便血艾葉丸(《太平聖惠方》)[3]

炮姜:溫中止瀉止血。治寒性腹瀉虛寒吐血便血崩漏,產後瘀血腹痛[3]

姜炭味苦、澀,性溫[3]。歸脾、肝經[3]。其辛味消失,守而不走,長於止血溫經[3]。其溫經作用弱於炮姜,固澀止血作用強於炮姜,可用於各種虛寒出血,且出血較急,出血量較多者[3]。如治療血崩如聖散(《丹溪心法》);或用乾薑燒黑存性,爲末,米飲調服,治血痢不止(《姚氏集驗方》)[3]

姜炭溫經止血溫脾止瀉,主虛寒吐血便血崩漏陽虛泄瀉(《中華本草》)。

10 姜炭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6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中華本草》)

11 姜炭的使用禁忌

陰虛火旺者及孕婦慎服(《中華本草》)。

本草徵要》:“血寒者可多用,血熱者不過用三四分爲嚮導而已。”

本草備要》:“多用報陰耗氣,孕婦忌之。”

《得配本單》:“孕婦服之令胎內消氣虛者服之傷元,陰虛內熱多汗者禁用。”

12 藥論

12.1 姜炭止血

李中梓:“吐衄下血崩漏淋產證,熟者反能止之,何也?蓋物極則反,血去多而陰不復,則陽亢無所附,得此助陽之生而復矣,且見火則味苦色黑,守而不走,血安得不止耶?然必病久氣虛亡陽而多盜汗及手足冷者宜用;若初病火熾,遽爾投之,是抱薪救火,危亡立至矣。”《雷公炮製藥性解》

纓希雍:“其言止血者,蓋血虛發熱,熱則妄行,乾薑炒黑能引諸補血藥入陰分,血得補則陰生而熱退,血不妄行矣。”(《本草經疏》)

馮兆張:“姜,若至炒黑,則辛辣變爲苦鹹味,既下走,黑又止血,辛熱之性雖無,辛涼之性尚在,故能去血中之鬱熱而不寒,止吐血之妄行而不滯,較之別藥徒以黑爲能止血爲事者,功勝十倍。”(《馮氏錦囊·藥性》)

姚球:“乾薑,炮灰色黑,入腎助火。火在下謂之少火少火生氣,氣充則中自溫也。血隨氣行,氣逆火動,則血止溢。炮姜(炭)入腎,腎溫則浮逆之火氣皆下,火平氣降,其血自止矣。”(《本草經解》)

趙其光:“後世遇失血每用姜炭,以爲火從水化,使洛陽不僭而血自止。不知姜炭全失姜之本性,止宜炒以守中,配入涼血之味,使寒不凝而血乃和。”(《本草求原》)

12.2 姜炭散寒助陽

徐大椿:“姜炮黑,辛苦大熱,入脾胃而守中逐冷,救急回陽,爲溫中止血專藥,產後虛冷必須之,即設假熱外浮,非炮姜導之不可。”(《藥性切用》)

汪級:“黑姜,色黑則人腎經,火化則不熱而止於溫,苦堅腎水,辛補命火,續絕回陽。”(《醫林纂要·藥性》)

張秉成:“乾薑,炮黑則辛少苦多,操散之性已減,溫守之力尤獨,能入血分,協助補藥之力,故營血虛寒而欲溫補者,非此不爲功,即純虛而無寒者,亦可用之,不溫則虛不復也。”(《本草便讀》)

12.3 姜炭燮理陰陽配伍應用

金靈昭:“按前賢朱丹溪雲,姜本車熱,炒黑則苦平矣,能由陽入陰,由陽出陽,所以引氣藥入血分補血,引血藥入血分止血,如血虛發熱、產後大熱必須用之。止血腸紅唾血吐血嘔血下血血脫面色白而夭不澤,六脈懦弱,有陰無陽者,大宜加之,如古方有用四君子配當歸、熟地,加炒黑乾薑而治氣虛血脫者;有用四物湯人蔘黃芪,加炒黑乾薑而治血虛氣弱者,有陽生陰長、陰和陽合之義。”(引自《本草匯言》)

13 姜炭的貯存方法

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通風乾燥[3]

14 參考資料

  1. ^ [1] 龔千鋒主編.中藥炮製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122-124.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0.
  3. ^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