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凍結性損傷

疾病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fēi dòng jié xìng sǔn shāng

2 概述

(一)凍瘡  凍瘡是在寒冷潮溼的環境發生的,非凍結性局部組織損傷發生凍 瘡的氣溫多在冰點以上(0~100C)。好發部位,多在手指、手背、足趾、足跟、耳廊等處。局部出現紅斑,瀰漫性水腫,並出現大小不等的結節感覺異常,灼癢,脹痛,有時出現水皰水皰破潰後形成表淺潰瘍,滲出漿液,並可感染化膿。

治療基本同一、二、度凍傷。每日可用420C溫水浸泡,每次20分鐘,用毛巾擦乾;室溫保持在150C以上,並注意局部保暖,亦可用按摩或透熱療法,一般一週可愈。如有破潰感染,局部塗敷凍傷膏。我國民間驗方,如用辣椒杆可花椒煎水浸泡患部,據報導效果較好。

(二)戰壕足  戰時長時間站立於潮溼寒冷的戰壕內引起的一種足部損傷

(三)水浸足或水浸手  手和足長時間浸漬於寒冷的水中,所引起的局部損傷

(四)防空壕足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間,許多年老體弱的人,在防空壕(洞)內蹲坐或蜷屈時間過久,影響下肢血液循環,局部血液鬱積所發生足部損傷

這三種損傷的病理生理變化,有許多共同點。受凍溫度都在組織冰點以上,受傷部位廣泛,除有皮膚損傷血管變化外,尚有廣泛的炎性反應,特別是肌肉神經損傷變性。臨牀表現:在反應前期,由於血管收縮和痙攣,血管的搏動減弱或消失,足部開始潮紅後轉爲蒼白,受凍者足部沉重不適,繼之麻木疼痛,尤以足弓部及足底部較著。反應症狀更明顯,首先是血管的極度擴張,充血水腫,局部發熱動脈明顯搏動,間或產生水皰及滲血現象。其次感覺神經紊亂,足部疼痛活動或不垂位置時加劇。反應後期,足部水腫消退,但對寒冷非常敏感,而且易於出汗活動水腫又可出現,且疼痛,影響持久站立,嚴重者有時可遺留足部肌肉萎縮骨質疏鬆

對以上三種損傷,早期治療可防止感染及減輕局部組織損傷,治療方法凍瘡局部療法相仿,可參照進行。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