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傷

生物學 鍼灸學 中醫學 疾病 中醫病證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òng shāng

2 英文參考

frostbitefreezing injurycold injury[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3 概述

凍傷爲病症名。指在陰溼、寒冷和有風的地帶外出,四肢遠端和麪部暴露部位的損傷[1]

凍傷(frostbite)是機體暴露於低溫環境所致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急性凍結性損傷,多見於寒冷地區。損傷程度與寒冷的強度、風速、溼度、受凍時間以及局部和全身的狀態有直接關係。在寒冷地區不論平時戰時均可發生凍傷,尤其在戰時,由於飢餓、疲勞、野外作業,或戰鬥持續時間較久,以及夜間長途行軍,禦寒設備不足或鞋襪不適等。凍傷往往急劇增多,甚至成批發生,造成非戰鬥減員,對部隊戰鬥力影響很大。據不完全統計,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914~1918)法軍凍傷約12萬人,英軍凍傷8萬4千人,意軍凍傷近30萬人,德軍凍傷1萬3千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 凍傷11萬2千人,美軍凍傷9萬人。朝鮮戰爭中,美國侵略軍後送的5萬名傷員中約一半是凍傷。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期間,據東北軍區抗美援朝統計資料:1951年凍傷傷員佔全部收容數的15.2%(其中下肢凍傷佔90.8%,上肢佔9.2%),根據在入朝參戰的第二次戰役中(1950年11月25日~12月24日),三個軍發生的4萬4千餘名傷員中,凍傷佔近3萬名(68%)。

4 疾病名稱

凍傷

5 英文名稱

frostbite

6 別名

cold injury;寒害

7 分類

皮膚科 > 物理性皮膚病 > 寒冷所致皮膚

8 ICD號

T33

9 病因

引起凍傷的主要病因人體長時間暴露於0℃以下環境中。

10 病機

暴露寒冷環境時間持久、局部環境潮溼、全身抵抗力下降、機體創傷出血、受凍者長期靜止不動、酗酒後由於外周血管擴張,散熱加速等因素可促進寒冷對機體的損傷。此外、由於老人和幼兒熱調節反應能力較差所以易患此病。

局部皮膚環境刺激後,血管強烈收縮導致組織缺血。溫度繼續降低,組織凍結,快速凍結形成細胞內冰晶,緩慢凍結形成細胞間隙冰晶。由於冰晶形成,使細胞內外環境改變,細胞脫水細胞電解質酶、糖等濃度升高。脫離冷凍,在復溫過程中,血管擴張,血液進入擴張的微血管後很快淤積,滲出液增加,形成水腫血漿外滲,血液濃縮,導致血栓形成微循環障礙,使組織更加缺血,甚至導致組織壞死。同時,由於組織代謝增高,需氧量增加,更易引起組織細胞變性壞死。因此,凍傷的程度和範圍需經數天觀察後方可。

做出準確的判斷。此外,不同組織對寒冷的耐受性不同,一般認爲,神經血管肌肉敏感皮膚、肌膜、結締組織次之,骨骼肌腱耐寒能力最強。

11 凍傷分類

損傷的性質凍傷可分爲凍結性損傷非凍結性損傷兩類。

凍結性與非凍結性的損傷的區別,主要在於受損傷環境的溫度是否達到組織冰點以下和局部組織有無凍結史而定。在實際遇到的傷員中,以局部凍傷最爲常見,臨牀上通常所說的凍傷,即指此類損傷。有時輕微的局部凍傷凍瘡往往不易區別。此外,也有以損傷進行分類的,即分爲全身性損傷(包括凍僵與凍亡)和局部性損傷(包括凍傷凍瘡,佔壕足,浸泡足(手)等)。

局部性損傷發生於身體暴露部位,如足,手,耳和顏面等。其中以足部尤爲多見,據統計約佔凍傷總數的半數以上。例如抗美援朝期間我志願軍某部統計的後送凍傷傷員中,下肢凍傷佔97.3%,上肢佔2.7%,但平時與戰時也略有不同,據某寒區部隊近年凍傷的統計,足佔52.8%,手佔36.5%顏面佔11.7%(耳鼻)。

12 凍傷的臨牀表現

凍傷是低溫引起的機體損傷。常見者爲凍瘡局部凍傷全身凍傷較少發生凍瘡一般在低溫(3~5℃)和潮溼的環境發生,多見於兒童和青少年。好發部位爲耳、手和足等部位。表現爲局部發紅或紫,腫脹、發癢或刺疼,有的則起水泡、糜爛等,爲預防發生凍瘡,冬季應注意保暖。局部治療可用凍瘡膏紅油膏等外敷包紮。局部凍傷則由冰點以下的冷凍所引起,損害比凍瘡嚴重,甚者可致殘。

凍傷發生末梢血循環較差的部位和暴露部位,如手足、鼻、耳廓面頰等處。患部皮膚蒼白、冰冷、疼痛麻木,復溫後局部表現和燒傷相似,但局部腫脹一般並不明顯。按其損傷深度和嚴重程度可分爲四度。

12.1 一度凍傷

皮膚淺層凍傷。局部皮膚初爲蒼白色,漸轉爲藍紫色,繼之出現紅腫、發癢、刺痛感覺異常,無水皰形成。約1周後,症狀消失,表皮逐漸脫落,愈後不遺留瘢痕

12.2 二度凍傷

爲全層皮膚凍傷。局部皮膚紅腫、發癢、灼痛,可於24~48h內出現水皰,如無繼發感染,經2~3周,水皰乾涸,形成黑色幹痂,脫落後創面有角化不全的新生上皮覆蓋,局部可能有持久的僵硬和痛感,但不遺留瘢痕發生痙攣。

12.3 三度凍傷

皮膚全層及皮下組織凍傷皮膚由蒼白逐漸變爲藍色,再轉爲黑色。皮膚感覺消失,凍傷周圍組織出現水腫水皰,並伴較劇烈的疼痛和灼癢。壞死組織脫落後留有創面,易繼發感染。癒合緩慢,愈後遺留瘢痕,並可影響功能

12.4 四度凍傷

皮膚、皮下組織肌肉甚至骨骼都被凍傷。傷部感覺和運動功能完全消失。患處呈暗灰色,與健康組織交界處可出現水腫水皰。2~3周內有明顯的壞死分界線出現,一般爲乾性壞疽,但有時由於靜脈血栓形形形成,周圍組織水腫以及繼發感染,形成溼性壞疽。往往留下傷殘和功能障礙。

某些凍傷患者發生併發症,最常見的爲局部創面壞死組織的繼發感染,如急性淋巴管炎淋巴結炎、急性蜂窩織炎丹毒等。較嚴重的則有破傷風氣性壞疽敗血症,此外,尚有少數併發肝炎、心包炎腎盂腎炎關節炎等。

12.5 凍僵

人體在極低溫度環境下過度停留,可導致全身凍傷,此情況稱爲凍僵,罕見。多發於意外情況,如停留在大風雪中或墮入冰水中等,應及時送醫院搶救。早期精神興奮,外周血管收縮,血壓上升,皮膚蒼白冰冷,心率加快,伴寒戰。當體溫降至35℃以下時,各種生理功能興奮轉爲抑制體溫降至32℃以下時,患者表情淡漠,精神錯亂,呼吸、心率均減慢,肌肉強直;當體溫降至29℃以下時,反應遲鈍甚至昏迷血壓下降;當體溫降至26℃以下時,可發生心室顫動,最後心跳、呼吸停止。

13 凍傷的併發症

體溫降至26℃以下時,可發生心室顫動,最後心跳、呼吸停止。

14 組織病理檢查

表皮和真皮水腫。血管充血,可見紅血栓形成,繼之血管內膜增生,管腔變窄。皮膚附件萎縮變性脂肪組織呈現結晶壞死血管內有時有遊離的和細胞內的脂肪滴(爲凍傷獨有特徵)。隨凍傷程度的加重,組織細胞變性壞死程度也更重,可表現爲幹、溼性壞疽的組織病理變化。

15 診斷要點

根據病史,臨牀表現即可做出診斷。

本病診斷要點:①有受凍史,特別在潮溼而多風的環境中。②受凍部位早期麻木,復溫後有灼痛、癢痛或刺痛等。若有壞死,則無感覺。③凍傷復溫後臨牀表現分爲四度:Ⅰ度:皮膚淺層凍傷皮膚呈紅斑,輕度水腫。Ⅱ度:皮膚淺層和部分深層凍傷,早期充血水腫,繼而有水腫形成。Ⅲ度:皮膚全層及皮下組織凍傷,出現皮膚全層壞死皮膚由蒼白變紫褐再變爲黑色。Ⅳ度:累及深部組織凍傷。深部組織乾性壞死,失去功能[1]

16 凍傷的治療

1.首先應快速復溫,將受凍部位浸泡在38~42℃水中直至組織紅潤柔軟爲止,常需30~60min。當皮膚顏色和感覺恢復後,應立即擦乾並換上溫暖衣物,嚴禁火烤和雪擦。

2.在無菌操作下,保持創面的乾燥。受傷肢體應抬高,制動,從而有利於血液循環和免於加重組損傷

3.一、二度凍傷應局部塗擦有充血作用軟膏。用消毒敷料包紮和保溫。有水皰者可於無菌條件下抽乾皰液後再用消毒敷料包紮保暖。有感染的創面應按一般外科原則處理。三、四度凍傷應待壞死組織分界清楚後再行外科切除,必要時應作植皮手術加速創口癒合。對凍傷後遺症可採用鍼灸、各種物理療法或交感神經封閉療法等。同時對三、四度凍傷,應加強全身支持療法,可適當使用改善血液流變學藥物,如低分子右旋糖酐雙嘧達莫潘生丁)、肝素雙香豆素等,血管活性藥物鹽酸氨茶鹼等,保護血管內膜藥物維生素E等及減少血管通透性藥物維生素C、鈣劑等。

4.鍼灸主要治療Ⅰ、Ⅱ度凍傷:手部凍傷外關陽池合谷中渚八邪;耳部凍傷耳廓背部或根部的阿是穴;腳部凍傷可取太沖行間解溪崑崙內庭臨泣等穴,一般取3~4個穴位,在治療中交替使用,留針30分鐘,每隔10分鐘捻轉1次,每次捻轉1分鐘左右。進針時避開水泡及糜爛處。另外,採用局部針刺放血,治療Ⅰ、Ⅱ度凍傷亦有良效。[1]

17 預後

體溫降至26℃以下時,可發生心室顫動,最後心跳、呼吸停止。

18 凍傷的預防

加強對寒冷氣候條件下工作者的防凍教育。使其儘量減少體溫散失,着裝應寬鬆,保暖,尤其是肢端和耳鼻頰處,應注意保暖。鞋襪應保持乾燥,手腳應保持乾燥。在無法避免潮溼時,可外塗凡士林,以便預防。皮靴應較大而不緊,不透水。在潮溼地區,可於鞋外塗油或凡士林。此外應保證充足睡眠,避免過度疲勞,進食高脂、高蛋白、高維生素食物。一旦發生凍傷,應儘早進行治療。

21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90.

治療凍傷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