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飲

中醫學 方劑學 中藥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fáng jǐ yǐn

2 概述

防己飲方劑名,其同名方劑約有五首。

3 丹溪心法》卷三方之防己飲

3.1 處方

白朮木通防己檳榔川芎甘草梢犀角蒼朮(鹽炒)、黃柏(酒炒)、生地黃(酒炒)[1]

3.2 功能主治

丹溪心法》卷三方之防己飲功能利溼清熱[1]。主治腳氣[1]

主治溼熱腳氣足脛腫痛,憎寒壯熱

3.3 用法用量

水煎[1]

3.4 運用

大便實,加桃仁小便澀,加牛膝;有熱,加黃芩黃連;大熱及時令熱,加石膏;有痰,加竹瀝薑汁[1]

3.5 各家論述

1.《醫方考》:是方也,木通防己檳榔通劑也,可以去塞;犀角黃柏生地黃甘草梢寒劑也,可以去熱;蒼、白二術,燥劑也,可以去溼。然川芎能散血中之氣,犀角能利氣中之血,先痛而後腫者,氣傷血也,重用川芎;先腫而後痛者,血傷氣也,重用犀角

2.《醫方集解》:此足太陽藥也。防己行水療風,瀉下焦溼熱檳榔攻堅利水,墜諸藥使下行;木通心火,由小便出;草梢泄脾火,徑達腎莖;黃柏、生地滋腎陰,而涼血解熱;蒼、白二術燥脾溼,而運動中樞;腫由血鬱川芎行血中之氣;痛由肝實,犀角涼心而清肝。合之以清熱利溼,消腫止痛也。

3.《退思集類方歌注》:防己蒼朮白朮川芎行血燥溼,生地、黃柏、草梢、犀角涼血清熱,木通通關節、利溼熱,檳榔下行疾速,墜諸藥入下焦,消腫痛也。腳氣無不由溼熱而成,其證憎寒發熱,狀類傷寒,但足脛腫痛爲異耳。

3.6 摘錄

丹溪心法》卷三

4 聖濟總錄》卷二十方之防己飲

4.1 組成

防己3兩,桑根白皮(銼)3兩,桂(去粗皮)3兩,麻黃(去根節)3兩,白茯苓(去黑皮)4兩。

4.2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二十方之防己飲主治風寒溼痹四肢攣急,或身體浮腫

4.3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4.4 製備方法

上藥爲粗末。

5 聖濟總錄》卷七十九方之防己飲

5.1 別名

防己散

5.2 處方

防己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桑根白皮1兩,羌活去蘆頭)1兩,蒼朮(米泔浸1宿,切,焙)1兩半,郁李仁(去皮)1兩半。

5.3 製法

如麻豆大。

5.4 功能主治

聖濟總錄》卷七十九方之防己飲主治風水面腫骨痛惡風咳喘

5.5 用法用量

防己散(《普濟方》卷一九二)。

5.6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七十九

6 醫學正傳》方之防己飲

6.1 組成

黃柏蒼朮白朮防己各7分,生地黃檳榔川芎各5分,犀角屑、甘草節木通黃連各3分。

6.2 製法

上藥細切。

6.3 用法用量

作1服,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食前溫服

6.4 功能主治

醫學正傳》方之防己飲主治溼熱腳氣足脛腫痛,憎寒壯熱

7 《顧松園醫鏡》卷十五方防己飲

7.1 處方

漢防己1錢許,黃柏2錢,忍冬花(鮮藤數兩,煎湯代水更效)5錢,川萆薢5錢,木瓜3錢,白茯苓3錢,澤瀉1錢許,木通1錢許,石斛5錢,米仁5錢。

7.2 功能主治

《顧松園醫鏡》卷十五方防己飲主治腳氣溼熱在足。

7.3 用法用量

如紅腫,加犀角,衝心煩悶亦用,再加檳榔羚羊角;如喘嘔,加麥冬枇杷葉;如頭痛,加甘菊

7.4 各家論述

漢防己通下溼熱,壅遏腳氣,非此不除,黃柏下焦溼熱腫痛,忍冬花腳氣筋骨引痛,川萆薢祛濁分清,木瓜祛溼舒筋,白茯苓澤瀉木通利水除溼,石斛米仁益脾除溼。此清熱除溼利水之劑,腳氣皆由溼熱,通宜以此方爲主,隨兼症而擴充,以加減之則善。

7.5 摘錄

《顧松園醫鏡》卷十五

8 仙拈集》卷二引鄭總戎方之防己飲

8.1 組成

漢防己5錢,當歸4錢,蒼朮3錢,黃柏3錢,茵陳3錢,澤瀉3錢,牛膝3錢。

8.2 功能主治

仙拈集》卷二引鄭總戎方之防己飲主治腿膝流火

8.3 用法用量

生薑5片,黃酒1大碗,水2大碗,煎服。

9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5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