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會

腧穴學 經外奇穴 鍼灸學 中醫學 經絡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ā huì

2 英文參考

eight influential points[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eight hui point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4 經穴分類名·八會

八會經穴分類名。人體中髒、腑、氣、血、筋、脈、骨、髓八者精氣會聚的八個穴位[1][2]。又稱八會穴[2]。《難經·四十五難》:“經言八會者,何也?然,府會太倉中脘)、藏會季脅章門)、筋會陽陵泉髓會絕骨懸鐘)、血會膈俞骨會大杼脈會太淵氣會三焦外一筋直兩乳內也(膻中)。熱病在內者,取其會之氣穴也。”現在臨牀應用已不限於熱病,凡與八者有關的病症皆可據情選用[2]

4.1 八會穴

八會穴分別是:髒會章門腑會中脘氣會膻中血會膈俞筋會陽陵泉脈會太淵骨會大杼髓會絕骨[2]

八會穴除各自原有的功能外,對髒、腑、氣、血、筋、脈、骨、髓的生理功能有着特殊的關係,如:

髒會章門章門爲脾之募穴五臟皆稟於脾,故爲髒會

腑會中脘中脘爲胃之募穴六腑皆稟於胃,故爲腑會

氣會膻中膻中位於兩乳之間,內爲肺,諸氣皆屬於肺,故爲氣會

血會膈俞心主血肝藏血膈俞位居心俞之下,肝俞之上,故爲血會

筋會陽陵泉陽陵泉位於膝下,膝爲筋之腑;又爲膽經合穴,膽合肝,肝主筋,故爲筋會

脈會太淵太淵屬肺,位於寸口肺朝百脈寸口爲脈之大會,故爲脈會

骨會大杼大杼位於項後第一胸椎棘突旁,第一胸椎又名杼骨,諸骨自此擎架,連接頭身四肢,故爲骨會

髓會絕骨懸鐘),絕骨膽經,膽主骨所生病,骨生髓,故爲骨會

4.2 八會穴的臨牀應用

八會穴的臨牀應用一般各以其會取治,如"血會膈俞",凡咳血咯血吐血血崩血證均可取膈俞治療;"腑會中脘",六腑病證如胃痛霍亂吐瀉等均可取之中脘

5 經外奇穴名·八會

八會經外奇穴[2]。位於手背側,鼻菸窩中點(陽溪)下0.5寸處。治癲狂白內障近視高血壓中風卵巢疾患等。

5.1 標準定位

備急千金要方》:“狂走易罵,灸八會隨年壯,穴在陽明下五分。”

鍼灸經外奇穴圖譜》將本穴定於手背側,鼻菸窩中點(陽溪)下0.5寸處[2][2]

5.2 治病

經外奇穴八會主治癲狂白內障近視高血壓中風卵巢疾患等[2][2]

5.3 灸法

一般艾炷灸3~5壯[2][2]

6 八脈交會(八)穴·八會

八會經穴分類[3]。出《針經指南》。又稱流注八穴交經八穴八脈八穴[3][4]。指四肢十二經脈奇經八脈脈氣相通的八個穴位[4]。即脾經公孫(通衝脈);心包經內關(通陰維脈);小腸經後溪(通督脈);膀胱經申脈通陽蹻脈);膽經足臨泣(通帶脈);三焦經外關通陽維脈);肺經列缺(通任脈);腎經照海(通陰蹻脈[4][4]。這些穴位臨牀上常配合應用,如公孫內關治心、胸和胃疾患;後溪申脈目內眥、項、耳、肩胛部疾患;臨泣外關目外眥、頰、頸、耳後、肩部疾患;列缺照海治胸、肺、膈、喉嚨部疾患[4][4]。如配合天干地支八卦等應用,則成靈龜八法[4]

標幽賦》:“八脈始終連八會,本是紀綱。”

7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1.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6.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7.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7.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