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長肌遊離移植恥骨直腸肌成形術

手術 肛門失禁的手術 直腸和肛管疾病的手術 小兒外科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hǎng cháng jī yóu lí yí zhí chǐ gǔ zhí cháng jī chéng xíng shù

2 英文參考

free palmaris longus muscle transplantation for reconstruction of puborectalis

4 分類

小兒外科/直腸肛管疾病的手術/肛門失禁的手術

5 ICD編碼

49.7501

6 概述

掌長肌遊離移植恥骨直腸肌成形術用於肛門失禁的手術治療。 肛門失禁是糞便通過肛門失去控制,或控制能力減弱的現象。引起肛門失禁的原因很多,失禁的程度也有很大不同。肛門失禁既可以是習慣性,也可能系先天神經系統發育缺欠所致,多見於腰骶部脊柱裂或脊膜膨出。這類病兒排便感覺肌肉的運動均受影響,直腸充盈時無便意,故無反射排便活動肛門外括約肌系統及盆底肌肉在無運動神經支配下處於放鬆狀態,故糞便可隨時漏出。肛門失禁也可見於直腸肛門外傷的病例,但最多見於直腸肛門畸形術後,特別是高位肛門閉鎖時,直腸發育不全,盲端位於肛提肌上方,又缺乏肛門內括約肌,外括約肌發育發生若干變化。手術中外括約肌損傷、術後併發感染瘢痕形成均可能影響外括約肌功能。此外,在直腸拖出過程中,直腸未能通過肌肉複合體也是造成術後失禁的原因之一。據我們統計,肛門失禁的70.1%繼發於高位無肛術後,肛門失禁也見於肛門部疾患,如肛門直腸脫垂導致括約肌鬆弛,骶尾部或肛管腫瘤的牽拉、肛門瘢痕性狹窄等。由於肛門失禁病因及失禁的程度有很大不同,有時同時有幾種原因所引起,故治療也相當複雜。手術應根據每個不同的病例精心設計。

掌長肌遊離移植恥骨直腸肌成形術系由瑞典學者Hakelius於1975年首先報道。他利用大量動物實驗證實,預先去神經肌肉,2~3周後遊離移植於肛周,替代恥骨直腸肌,術後3個月,移植肌可發生血管再生神經再生。筆者報道5例,其中3例效果良好。1978年起我們應用此法先後治療肛門失禁25例,收到較好的效果。在實踐中我們感到,只移植1條肌肉,僅僅替代恥骨直腸肌的作用,所獲得的肌力有限。自1981年起,筆者設計同時移植2條肌肉,呈雙“U”字形反向牽拉肛門即雙掌長肌遊離移植肛門外括約肌複合體成形術治療肛門失禁40例,經隨診收到良好效果。

掌長肌是前臂淺層屈肌,起自肱骨內上髁止於掌腱膜,行於尺側腕屈肌的後方,由正中神經的分支支配。該肌肌腹細長,肌腱也較長是移植的常用肌肉(圖12.14.2.4-1)。掌長肌遊離移植前2~3周,應預先切斷其神經分支。去神經肌肉的酶學特徵發生變化,代謝率降低,更能耐受缺氧,有助於遊離移植後於血管再生之前減少肌肉壞死

7 適應

掌長肌遊離移植恥骨直腸肌成形術適用於直腸肛門畸形術後併發的失禁及肛門外傷後所致的失禁。

8 禁忌症

1.神經肛門失禁  遊離移植肌肉神經再生困難、療效較差。

2.5歲以下小兒,因掌長肌發育較差,移植後因獲得的肌力太小而影響功能

3.肛門周圍如有巨大瘢痕或肛口過大時,不適合做肌肉遊離移植術,應先做門成形術。

4.狹窄性肛門失禁

9 麻醉體位

掌長肌去神經術可採用基礎加局麻或臂叢麻醉。掌長肌移植肛門外括約肌成形術可在全麻下進行。體位仰臥位,雙上肢外展,臀部墊高。

10 手術步驟

10.1 1.掌長肌去神經

(1)切口:於內上髁下方4~5cm處,前臂的中1/3與內1/3交界處向遠端做縱切口,長4~5cm。另在腕橫紋處,掌長肌腱表面做1cm的橫切口(圖12.14.2.4-2)。

(2)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深筋膜,於尺側屈腕肌與掌長肌之間鈍性分離,即可找到來自正中神經的掌長肌分支,用電刺激刺激神經證明無誤後,於神經進入肌肉前1cm處切斷神經。將掌長肌肌腹及肌腱做好標誌,以備2~3周後便於尋找,然後縫合切口(圖12.14.2.4-3)。

10.2 2.掌長肌遊離移植恥骨直腸肌成形術

該手術於掌長肌去神經後2~3周進行。

(1)掌長肌切除術:在前臂原去神經時的切口進入。按第1次手術所做標誌順利找到掌長肌,剝除筋膜,另在腕橫紋處做切口,於皮下尋及掌長肌腱,予以切斷,完整切除掌長肌,切口逐層縫合。

取出的掌長肌仔細修剪,徹底除去筋膜,將肌腱從中部橫斷,縫合於肌肉的對側,使其成爲肌腹在中間,兩端爲肌腱,便於移植(圖12.14.2.4-4)。

(2)移植掌長肌行恥骨直腸肌成形:

體位切口病兒膀胱截石位,臀部下方予以墊高。在肛門後方正中線,距肛門1.5cm處向尾骨方向做縱切口,長2cm。

②切開皮膚皮下組織,顯露肛提肌,在肛提肌的淺面,緊貼肛提肌及殘餘的肛門外括約肌沿肛門兩側做一個“U”形的隧道,其頂端直達恥骨支的下緣。

③在血管鉗的支撐下,平行恥骨支各做1個斜切口,長3cm,暴露恥骨骨膜(圖12.14.2.4-5)。

(3)將掌長肌從肛門後方切口放入隧道,2根肌腱通過隧道分別從恥骨支下緣切口引出。將肌腱拉緊後,用6-0絲線間斷縫合固定於恥骨骨膜上(圖12.14.2.4-6)。

肌腱拉緊縫合固定後,即可見肛門從後方上提,直腸角增大,肛門口被動性關閉。分別逐層縫合各切口(圖12.14.2.4-7A、B)。

11 中注意要點

1.掌長肌去神經肌肉發生明顯萎縮,切除過程中應手法輕柔,防止強力牽拉肌肉,造成肌纖維斷裂。

2.肌腱從中間切斷後,將切除的肌腱縫合於肌肉的另一端時縫合要牢固,防止牽拉時斷裂。

3.肌肉切除後應仔細剝除筋膜,以利移植神經血管再生

4.肛門後方的切口解剖出殘留外括約肌肛提肌,肛周的隧道也要緊靠肌肉,以便使移植肌能靠近上述肌肉,並從肌肉內獲得神經及血管再生

5.縫合移植肌腱時,應將肌腱適當拉緊,使肌肉保持一定的張力才能保證術後的功能。但也不能牽拉過緊,以防肌肉纖維肌腱斷裂。

12 術後處理

掌長肌遊離移植恥骨直腸肌成形術術後做如下處理:

1.爲保持肛門清潔,術後禁食3d,然後開始進食流質,最好爭取第1次大便在術後3d以後解出,以利切口的癒合。

2.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3.術後2周開始做提肛練習,因神經再生至少需要3個月,故肌肉功能至少在3個月以後才能逐漸恢復。隨着時間延長,肌肉功能會逐漸恢復。

4.如術前已做結腸造口,術後可不必禁食,待肛門功能恢復後再關閉造口。

13 併發症

13.1 1.切口感染

是掌長肌遊離移植的主要併發症。因一旦感染將導致移植壞死而失敗。預防的方法是術前要徹底清潔洗腸,術中注保持手術野的清潔、避免接觸肛門,可用沾有1∶5000的新潔爾滅紗布填塞肛門,待切口縫合及包紮後再予取出。另外術中選擇切口不要距離肛門太近。完成肌肉移植後在縫合切口前,可向隧道內注入抗生素溶液

13.2 2.切口裂開

切口靠近肛門,術後因肛門的括約作用容易造成切口裂開。切口一旦崩裂,移植肌將外暴,繼發感染壞死,使手術失敗。術中縫合切口有張力時,應予以減張縫合。如切口發生部分裂開,應及時消毒後縫合;如因感染而切開,應予引流,迅速將感染侷限,待癒合後常不致發生整條肌肉壞死,對手術效果影響不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