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叉

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á chā

2 英文參考

periapical absces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牙叉爲病名[1]。係指牙根叉中腫脹,色紅疼痛,甚則牙關緊閉,飲食有礙的病證[1]。《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四:“牙叉生於牙根叉中,齒不能開,牙關緊閉……此症初起勢甚,至夜尤甚。”多由陽明火毒上衝所致[1]。治宜瀉火解毒,消腫止痛[1]。可選用黃連解毒湯清胃散五味消毒飲等加減[1]。若膿成,則以刀針刺破排膿[1]。後吹冰硼散[1]

參見骨槽風骨槽風爲病名[2]。見《證治準繩·瘍醫》。又名穿腮毒穿腮發[2]。多因手少陽三焦足陽明胃二經風火邪毒上灼而成[2]。或病久脾陽虛衰,無力託毒外出而致者[2]。初起於耳前,並連及腮頰,痛引筋骨,隱隱於皮膚之內,略有小核,漸大如胡桃,或腐潰,潰後難癒合,膿液臭穢或膿液清稀,或牙根齦肉浮腫,色紫黑或有出血,久則腐爛而臭,牙關開合不利,身發寒熱,甚或骨槽腐潰,齒牙脫落,久之內有腐骨排出[2]。《外科正宗》卷四:“骨槽風初起生於耳前,連及腮項,痛隱筋骨;久則漸漸漫腫,寒熱如瘧牙關緊閉,不能進食。此得於鬱怒傷肝,致筋骨緊急;思慮傷脾,致肌肉腐爛膏粱厚味,致膿多臭穢。初則堅硬難消,久則瘡口難合。”《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骨槽風三焦胃,耳前腮頰隱隱疼,腐潰筋骨仍硬痛,牙關拘急邪風。”治宜祛風、散火、解毒[2]。可選用昇陽散火湯加減[2]。若久不愈,可用附子理中湯陽和湯等託毒外出[2]。或以真君妙貼散敷腫處[2]。本病類今之頜骨骨髓炎[2]。此外,亦有把骨槽風稱作牙叉發[2]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5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43.

治療牙叉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