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虛發熱

中醫病證名 中醫診斷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uè xū fā rè

2 英文參考

fever due to deficiency of blood[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血虛發熱:1.血虛而致的一種虛熱;2.小兒血虛引起的發熱

4 血虛而致的一種虛熱·血虛發熱

血虛發熱亦稱血虛熱[1]。見《內外傷辨惑論》。指血虛而致的一種虛熱[1]

內外傷辨惑論》卷中:“血虛發熱,證象白虎,惟脈不長實有辨耳,……此病得之於飢困勞役。”多由吐衄便血或產後崩漏失血所致,亦可因飲食勞倦內傷脾胃,逐漸發展而成[1]

症見肌熱面紅,燥渴,甚則煩躁,睡臥不安,脈洪大而虛,重按無力等[1]

治宜滋陰養血或養血益氣[1]

證治匯補·發熱》:“血虛發熱,一切吐衄便血,產後崩漏血虛不能配陽,陽亢發熱者,治宜養血;然亦有陽虛而陰走者,不可徒事滋陰。”

明醫雜著·醫論》:“凡婦人產後陰血虛,陽無所依,而浮散於外,故多發熱治法四物湯補陰血,而以炙乾薑之苦溫從治,收其浮散之陽,使歸依於陰。”

5 小兒血虛引起的發熱·血虛發熱

血虛發熱專指小兒血虛引起的發熱[1]。其症午後熱甚,煩躁不安,兩頤淡紅,面脣淡白,毛髮枯黃,形瘦神疲大便艱澀難出,脈來大而無力[1]。治療宜補血以退熱[1]。用四物湯,熱甚另加生地(《幼科鐵鏡》)[1]

6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67.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