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瘧

中醫病證名 中醫診斷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uè nuè

2 英文參考

hemorrhagic ma.lari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血瘧爲病證名,爲瘧疾之一[1]。指瘧發時有各種出血症狀[1]。《雜病源流犀燭·瘧疾源流》:“血瘧者,或衄血,或便血,或女人月事適來,皆是血瘧。宜於治瘧藥中,加桃仁莪術延胡索等。”

參見瘧疾

瘧疾爲病名[2]。見《太平聖惠方》卷七十四。指以間歇性寒戰高熱出汗爲特徵的一種傳染病[2]。古人觀察到本病多發於夏秋季節及山林多蚊地帶[2]。《內經》稱瘧、痎瘧;《金匱要略方論》稱瘧病[2]。多因風寒暑溼之邪,客於營衛所致[2]

體質強弱有別及所感病邪及流行特點、表現證候不同,大致分類如下[2]

1.按臨牀證候分類風瘧暑瘧溼瘧痰瘧食瘧寒瘧溫瘧風熱瘧[2]

2.按發病時間分類,有間日瘧三日瘧正瘧子母瘧夜瘧鬼瘧暴瘧遊瘧老瘧久瘧陰瘧陽瘧[2]

3.按誘發因素及流行特點分類,有勞瘧虛瘧瘴瘧疫瘧[2]

4.以臟腑經絡分類五臟瘧三陽經瘧三陰瘧[2]

治療除服用辨證用藥外,常可加用常山草果蜀漆青蒿等,並可用針刺及穴位敷貼[2]。病情控制後,注意預防復發[2]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59.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07.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