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飲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í quán yǐn

2 英文參考

All Nourishing Decoction[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十全飲即《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方十全大補湯[1] ,又名十補湯。組成爲人蔘肉桂(去粗皮)、川芎地黃(洗、酒蒸,焙)、茯苓(焙)、白朮(焙)、炙甘草黃芪當歸白芍藥等分。爲粗末,每服二大錢,加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水煎,不拘時服。功能溫補氣血。治諸虛不足,五勞七傷,不進飲食;久病虛損,時發潮熱,氣攻骨脊,拘急疼痛,夜夢遺精,面色萎黃,腳膝無力;一切病後,氣不如舊;憂愁思慮傷動血氣,喘嗽中滿,脾腎氣弱,五心煩悶等症。實驗研究:本方具有顯著的免疫增強效果,能明顯促進特殊性抗體生成。又具有抗癌活性[2]

4 處方

人蔘肉桂(去粗皮.不見火)、川芎地黃(洗酒.蒸.焙)、茯苓(焙)、白朮(焙)、甘草(炙)、黃蓍(去蘆)、川芎當歸(洗.去蘆)、白芍藥,各等分

5 炮製

上一十味,爲粗末。

6 功能主治

治男子、婦人諸虛不足,五勞七傷,不進飲食,久病虛損,時發潮熱,氣攻骨脊,拘急疼痛,夜夢遺精,面色萎黃,腳膝無力,一切病後氣不如舊,憂愁思慮傷動血氣,喘嗽中滿,脾腎氣弱,五心煩悶,並皆治之。此藥性溫不熱,平補有效,養氣育神,醒脾止渴,順正辟邪,溫暖脾腎,其效不可具述。

7 用法用量

每服二大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子二個,同煎至七分,不拘時候溫服

8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