橈骨下端骨折

骨與創傷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ráo gǔ xià duān gǔ shé

2 英文參考

fracture of lower end of radius

3 註解

4 疾病別名

橈骨小頭骨折

5 疾病分類

骨與創傷

6 疾病概述

橈骨遠端骨折極爲常見,約佔平時骨折的1/10。多見於老年婦女、兒童及青年。骨折發生在橈骨遠端2~3cm範圍內。常伴橈腕關節及下尺橈關節的損壞。

臨牀表現:腕部腫脹、壓痛明顯,手和腕部活動受限。伸直型骨折有典型的餐叉狀和槍刺樣畸形尺橈骨莖突在同一平面,直尺試驗陽性。屈曲型骨折畸形與伸直型相反注意正中神經有無損傷

輔助檢查:X片可清楚顯示骨折及其類型。伸直型者橈骨骨折遠端向背橈側移位,關節面掌側及尺側傾斜角度變小、消失、甚至反向傾斜。橈骨遠骨折端與近側相嵌插,有的合併尺骨莖突骨折及下尺橈關節分離。屈曲型骨折橈骨遠端向掌側移位。對輕微外力致傷的老年患者, 應作骨密度檢查, 以瞭解骨折疏鬆情況。

診斷:腕部外傷劇痛,不敢活動。Х線片可確定骨折部位及移位情況。

治療措施:1、無移位的骨折 2、有移位的伸直型骨折或屈曲型骨折  3、粉碎性骨折 4、合併症的處理 5、功能鍛鍊

7 疾病描述

橈骨下端骨折 是指距橈骨下端關節面3cm以內的骨折,這個部位是松質骨與密質骨的交界處,爲解剖薄弱處,一旦遭受外力,容易骨折。橈骨下端關節面呈由背側向掌側,由橈側尺側的凹面,分別形成掌傾角(10度—15度)和尺傾角(20度—25度)橈骨莖突尺側與尺骨小頭橈側構成尺橈關節,與尺橈上關節一起,構成前臂旋轉活動解剖學基礎,橈骨莖突位於尺骨莖突平面以遠1—1.5cm,尺、橈骨下端共同語腕骨近側列形成腕關節

8 症狀體徵

多爲間接暴力引起,跌倒時,手部着地,暴力向上傳導發生橈骨下端骨折,根據受傷的機制不同,可發生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關節面骨折伴腕關節脫位

一、伸直型骨折 傷後局部疼痛,腫脹,可出新典型畸形姿勢,即側面看呈“銀叉”畸形,正面看呈“槍刺樣”畸形檢查局部壓痛明顯,腕關節活動障礙。X線拍片可見骨折遠端向橈、背側移位,近端掌側移位,因此表現出典型的畸形體徵,可通知伴有下尺橈關節脫位

二、屈曲型骨折 受傷後,腕部下垂,局部腫脹,腕背側皮下淤斑,腕部活動受限檢查局部有明顯壓痛。X線拍片可發現典型移位,近折噸向背側位,遠折端向掌側、橈側移位,與伸直型骨折移位方向相反,成爲反Colles骨折或Smith骨折。

叄、橈骨遠端關節面骨折伴腕關節脫位 臨牀上表現爲與Colles骨折相似的“銀叉”畸形及相應的體徵。X線拍片可發現典型的移位,當跌倒時,腕關節屈曲手背着地受傷,可發生與手術相反的橈骨下端掌側關節面骨折腕骨向掌側移位。這些骨折較少見,臨牀上常漏診或錯誤診斷爲腕關節脫位,只要仔細閱讀X線片診斷並不困難。

9 疾病病因

多爲間接暴力引起,跌倒時,手部着地,暴力向上傳導發生橈骨下端骨折

10 病理生理

多爲間接暴力引起,跌倒時,手部着地,暴力向上傳導發生橈骨下端骨折,根據受傷的機制不同,可發生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關節面骨折伴腕關節脫位

一、伸直型骨折 伸直型骨折多爲腕關節處於背伸位,手掌着地,前臂旋前時受傷。

二、屈曲型骨折 屈曲型骨折常由於跌倒時,腕關節屈曲手背着地受傷引起,也可由腕揹着受到直接暴力打擊發生,較伸直型骨折少見。

叄、橈骨遠端關節面骨折伴腕關節脫位 這是橈骨遠端骨折的一種特殊類型。在腕背伸、前臂旋前位跌倒,手掌着地,暴力投入腕骨傳導,撞擊橈骨關節背側發生骨折,腕關節也隨之而向背側移位。

11 診斷檢查

一、伸直型骨折 傷後局部疼痛,腫脹,可出新典型畸形姿勢,即側面看呈“銀叉”畸形,正面看呈“槍刺樣”畸形檢查局部壓痛明顯,腕關節活動障礙。X線拍片可見骨折遠端向橈、背側移位,近端掌側移位,因此表現出典型的畸形體徵,可通知伴有下尺橈關節脫位

二、屈曲型骨折 受傷後,腕部下垂,局部腫脹,腕背側皮下淤斑,腕部活動受限檢查局部有明顯壓痛。X線拍片可發現典型移位,近折噸向背側位,遠折端向掌側、橈側移位,與伸直型骨折移位方向相反,成爲反Colles骨折或Smith骨折。

叄、橈骨遠端關節面骨折伴腕關節脫位 臨牀上表現爲與Colles骨折相似的“銀叉”畸形及相應的體徵。X線拍片可發現典型的移位,當跌倒時,腕關節屈曲手背着地受傷,可發生與手術相反的橈骨下端掌側關節面骨折腕骨向掌側移位。這些骨折較少見,臨牀上長漏斬或錯誤診斷爲腕關節脫位,只要仔細閱讀X線片診斷並不困難。

12 治療方案

多爲間接暴力引起,跌倒時,手部着地,暴力向上傳導發生橈骨下端骨折,根據受傷的機制不同,可發生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關節面骨折伴腕關節脫位

一、伸直型骨折 治療 以手法復位外固定治療爲主,很少需要手術治療。

(一)手法復位外固定

1、麻醉 局部麻醉

2、體位 仰臥。

3、牽引 肩外展90度,助手一手握住拇指,另一手握住其餘手指,沿前臂縱軸,向遠端牽引,另一助手握住肘上房作反牽引。

4、復位 充分前因後,術者雙手握住腕部,拇指壓住骨折遠端向遠側推擠,2—5指頂住骨折近噸加大屈腕角度,糾正成角,然後尺側擠壓,緩慢放鬆牽引,在屈腕尺偏位檢查骨折對位對線情況及穩定情況。

5、用超腕關節夾板固定或石膏夾板固定2周,水腫消退後,在腕關節立位繼續用小夾板或改用前臂管型石膏固定。

(二)切開復位內固定

1、手術指徵

(1)嚴重粉碎骨折移位明顯,橈骨下端關節面破壞。

(2)手法復位失敗或復位成功,外固定不能維持復位。

2、方法 經腕背若側切口暴露骨折端,在直直下復位,松質地骨螺釘或鋼針固定,若骨折期碎裂,塌陷,有骨缺損,經牽引復位後,分別於橈骨及第2掌骨穿針,用外固定支架維持復位,取可骼骨植制,充填缺損,用螺釘或鋼針固定,6—8周後可取消外固定支架。

(叄)術後處理 無論手法復位或切開復位,術後均應早期進行手指屈伸活動,4—6周後可去除外固定,逐漸開始腕關節活動骨折癒合後,橈骨下端因骨痂生長,或由於骨折對位不良,使橈骨背側面變得不平滑,拇長伸肌腱在不平滑的骨面反覆摩擦,導致慢性損傷,可發生自發性肌腱斷裂,可作肌腱轉移術修復。若骨折短縮畸形未能糾正,使尺骨長度相對增加,尺、橈下端關節面平衡,常是後期關節疼痛及旋轉障礙的原因,可作尺骨短縮術。

二、屈曲型骨折 治療 主要採用手法復位,夾板石膏固定,復位手法與伸直型骨折相反,基本原則相同。復位後若極不穩定,外固定不能維持復位者,行切開復位,鋼板或鋼針內固定。

叄、橈骨遠端關節面骨折伴腕關節脫位 這是橈骨遠端骨折的一種特殊類型。無論是掌側或背側橈骨遠端的關節面骨折,均首先採用手法復位,夾板石膏固定分子治療,復位後很不穩定者可切開復位,鋼針內固定。

13 預後及預防

避免創傷

14 特別提示

15 相關出處

外科學第五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