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膽和胃湯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īng dǎn hé wèi tāng

2 組成

黃連6g,黃芩10g,陳皮6g,茯苓15g,黨蔘12g,半夏10g,香附10g,枳殼10g,白芍10g,甘草5g,吳茱萸3g。

3 功能

清膽泄熱,和胃降逆

4 主治

膽汁返流性胃炎

5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1次,飯後溫服

6 方解

膽汁返流性胃炎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賁門功能不全,膽汁異常返流入胃,膽汁中的膽鹽溶血卵磷脂膽汁酸等成分破壞了胃黏膜屏障,導致胃黏膜充血水腫糜爛炎症改變。祖國醫學認爲其病機爲肝胃失和,溼熱中阻,膽胃相悖,氣機紊亂,升降失常,導致膽液上逆於胃。治以清膽泄熱,和胃降逆。方中連、芩苦寒,清膽泄熱;陳皮半夏和胃降逆香附枳殼行氣消積,以減少膽汁返流;佐以黨蔘茯苓健脾滲溼白芍甘草酸甘化陰,解痙止痛;參入少量吳茱萸,則防苦寒太過傷胃,且與黃連,爲“左金”之義,能增強降逆和胃之功。諸藥合用,胃得順降、溼熱下行,則返逆亦平。切中病機,故獲良效。

7 臨牀隨症加減

疼痛甚者,加川楝子延胡索各10g;上腹部飽脹者,加蘇梗、木香各10g;泛酸甚者,加煅瓦楞、代赭石先煎)15g;噁心嘔吐甚者,加旋復花、姜竹茹各10g;伴有食管炎者,加蛇舌草、蒲公英各18g;胃黏膜糜爛出血者,加烏賊骨、象貝母各12g、三七粉(沖服)5g;大便乾結者加大黃檳榔各10g。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