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針

中醫治法 鍼灸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iàn zhēn

2 英文參考

face acupuncture[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3 註解

面針指以針刺面部範圍內的一些特定穴位以治療疾病或進行鍼麻醉方法。其穴以《黃帝內經靈樞·五色》面部的視診部位爲主要依據[1]

列表如下:

面針[1]

面穴部位表及取穴法[1]

分部

穴名

位置

首面

在額正中部,當眉心至前後髮際正中連線的上、中1/3交界處

咽喉

當眉心至前髮際中正連線的中、下1/3交界處,即首

麪點與肺點連線的中點

肺(印堂

當兩眉內端連線的中點

心(山根

鼻樑骨最低處,正當兩眼目內眥連線的中點

分部

穴名

位    置

鼻樑骨最高點之下方,當鼻正中線與兩顴連線之交叉點,即心點與脾點連線的中點

脾(素窌)

鼻尖上方,當鼻端準頭上緣正中處

子宮膀胱人中

人中溝上,當人中溝的上、中1/3交界處

鼻樑骨外緣偏下方,當肝點的兩旁,目內眥直下,

鼻樑骨下緣處

鼻翼中夾偏上方,當脾點的兩旁,膽點直下,兩線

交叉處

膺乳(睛明

目內眥稍上方,鼻樑骨外緣凹陷處

股裏(地倉

口角旁0.5寸,當上下脣吻合

小腸

顴骨內側緣,當肝、膽點的同一水平線上

大腸(顴峁)

在顴面部,當目外眥直下方,顴骨下緣處

在顴部,當目外眥直下方,顴骨下緣處

顴骨後上方,當肩點之後方,顴骨弓上緣處

顴骨後下方,當臂點之下方,顴骨弓下緣處

在頰部,當鼻翼的水平線與太陽穴直下垂線的交叉處

在頰部,當腎點之下方約0.7寸處

背(聽宮

耳屏前方,當耳屏內側與下頜關節之間

耳垂與下頜角連線的上、中1/3交界處

耳垂與下頜角連線的中、下1/3交界處

膝臏頰車

當下頜角上方凹隱處

下頜角之前方,下頜骨上緣處

在脛點前方,目外眥直下方,下頷骨上緣處

4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0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