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瀉

六瀉 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iù xiè

2 英文參考

six kinds of diarrhea[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六瀉爲病證名[1]。指脾瀉胃瀉腸瀉洞瀉、瘕瀉、食積瀉六種泄瀉的總稱[1]。《醫林繩墨·泄瀉》:“瀉有六焉,脾、胃、腸、瘕、洞、食積是也。”

4 脾瀉·六瀉

脾泄爲病證名[2]。又稱脾瀉[2]。因寒溼損脾或飲食傷脾,脾氣虛弱所致[2]。《難經·五十七難》:“脾泄者,腹脹滿,泄注,食即嘔吐逆。”《丹溪心法·泄瀉》:“老人奉養太過,飲食傷脾,常常泄瀉,亦是脾泄。”《壽世保元·泄瀉》:“氣弱易飽,常便稀溏者,此脾泄也。”用白朮芍藥湯扶脾散[2]脾泄日久者,宜兼固澀[2]

5 胃瀉·六瀉

胃瀉爲病名[3]。又稱胃泄[3]。《醫林繩墨·泄瀉》:“胃瀉色黃,食飲不化,此胃有虛寒也。”後世亦有以胃瀉傷食瀉[3]。《醫宗金鑑·雜病心法要訣》:“傷食作瀉即胃瀉。”

6 腸瀉·六瀉

腸瀉爲病證名[4]。《醫林繩墨·泄瀉》:“腸瀉則疼,或腹痛腸鳴,痛一陣而瀉一陣也。此由脾氣不利,陰寒留滯。宜以升提其氣,又兼溫而養之。”

7 洞瀉·六瀉

洞瀉爲病證名[5]。指飲冷受寒所致的泄瀉[5]。《古今醫徹·泄瀉論》:“寒勝則洞瀉而澄徹清冷。”《不知醫必要·泄瀉》:“洞瀉一症,忽然大瀉不止,或汗或喘,最爲危候。多因夏月伏陰在內,虛寒人恣食寒涼蔬果所致。須連服大劑附子理中湯。”

8 瘕瀉·六瀉

瘕瀉爲病證名[6]。《醫林繩墨·泄瀉》:“瘕瀉不便,後重窘痛,此因溼熱蘊積,二便不利,氣滯有動於火也。宜以利氣之劑兼用清涼。”

9 食積瀉·六瀉

食積瀉爲病證名[7]。即傷食瀉[7]。何惠川《文堂集驗方·泄瀉》:“食積瀉,或脹或痛,痛甚而瀉,瀉後痛減,得食又痛,糞色白者是。”

10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67.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45.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29.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00.
  5. ^ [5]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29.
  6. ^ [6]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06.
  7. ^ [7]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74.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