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微生物檢定法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kàng shēng sù wēi shēng wù jiǎn dìng fǎ

2 註解

本法系利用抗生素瓊脂培養基內的擴散作用,採用量反應平行線原理的設計,比較標準品與供試品兩者對接種的試驗菌產生抑菌圈的大小,以測定供試品效價的一種方法

標準品品種分子式及理論計算值見表2。

3 培養基及其製備方法

培養基

腖 5g 瓊脂 15~20g 牛肉浸出粉 3g 水 1000ml 磷酸氫二鉀 3g

瓊脂外,混合上述成分,調節pH使比最終的pH值略高0.2~0.4,加入瓊脂,加熱溶化後濾過,調節pH值使滅菌後爲7.8~8.0或6.5~6.6,在115℃滅菌30分鐘。

培養基

腖 6g 葡萄糖 1g 牛肉浸出粉 1.5g 瓊脂 15~20g 酵母浸出粉 6g 水 1000ml

瓊脂葡萄糖外,混合上述成分,調節pH使比最終的pH值略高0.2~0.4,加入瓊脂,加熱溶化後濾過,加葡萄糖溶解後,搖勻,調節pH值使滅菌後爲7.8~8.0或6.5~6.6,在115℃滅菌30分鐘。

培養基

腖 5g 磷酸氫二鉀 3.68g 牛肉浸出粉 1.5g 磷酸二氫鉀 1.32g 酵母浸出粉 3g 葡萄糖 1g 氯化鈉 3.5g 水 1000ml

葡萄糖外,混合上述成分,加熱溶化後濾過,加葡萄糖溶解後,搖勻,調節pH值使滅菌後爲7.0~7.2,在115℃滅菌30分鐘。

培養基

腖 10g 葡萄糖 10g 氯化鈉 10g 瓊脂 20~30g 枸櫞酸鈉 10g 水 1000ml

瓊脂葡萄糖外,混合上述成分,調節pH使比最終的pH值略高0.2~0.4,加入瓊脂,在109℃加熱15分鐘,於70℃以上保溫靜置1小時後濾過,加葡萄糖溶解後,搖勻,調節pH值使滅菌後爲6.0~6.2,在115℃滅菌30分鐘。

培養基

腖 10g 瓊脂 15~20g 麥芽糖 40g 水 1000ml

瓊脂麥芽糖外,混合上述成分,調節pH使比最終的pH值略高 0.2~0.4,加入瓊脂,加熱溶化後濾過,加麥芽糖溶解後,搖勻, 調節pH值使滅菌後爲7.2~7.4,按需要分裝,在115℃滅菌30分鐘,趁熱斜放使凝固成斜面。

培養基

腖 8g 磷酸二氫鉀 1g 牛肉浸出粉 3g    葡萄糖 2.5g 酵母浸出粉 5g 瓊脂 15~20g 氯化鈉 45g 水 1000ml 磷酸氫二鉀 3.3g

瓊脂葡萄糖外,混合上述成分,調節pH使比最終的pH值略高0.2~0.4,加入瓊脂,加熱溶化後濾過,加葡萄糖溶解後,搖勻,調節pH值使滅菌後爲7.2~7.4,在115℃滅菌30分鐘。

培養基

腖 5g 枸櫞酸鈉 10g 牛肉浸出粉 3g 瓊脂 15~20g 磷酸氫二鉀 7g 水 1000ml 磷酸二氫鉀 3g

瓊脂外,混合上述成分,調節pH使比最終的pH值略高0.2~0.4,加入瓊脂,加熱溶化後濾過,調節pH值使滅菌後爲6.5~6.6,在115℃滅菌30分鐘。

培養基

酵母浸出粉 1g 瓊脂 15~20g 硫酸銨 1g 磷酸緩衝液(pH6.0) 1000ml 葡萄糖 5g

混合上述成分,加熱溶化後濾過,在115℃滅菌30分鐘。

營養瓊脂培養基

10g

瓊脂

15~20g

氯化鈉

5g

肉浸液

1000ml

瓊脂外,混合上述成分,調節pH使比最終的pH值略高0.2~0.4,加入瓊脂,加熱溶化後濾過,調節pH值使滅菌後爲 7.2~7.4,分裝,在115℃滅菌30分鐘,趁熱斜放使凝固成斜面。

培養基可以採用相同成分的乾燥培養基代替,臨用時,照使用說明配製和滅菌,備用。

滅菌緩衝液

磷酸緩衝液(pH6.0) 取磷酸氫二鉀2g與磷酸二氫鉀8g,加水使成1000ml,濾過,在115℃滅菌30分鐘。

磷酸緩衝液(pH7.8) 取磷酸氫二鉀5.59g與磷酸二氫鉀0.41g,加水使成1000ml,濾過,在115℃滅菌30分鐘。

磷酸緩衝液(pH10.5) 取磷酸氫二鉀35g,加10mol/L氫氧化鉀溶液2ml,加水使成1000ml,濾過,在115℃滅菌30分鐘。

菌懸液的製備

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懸液

取枯草芽孢桿菌[CMCC(B) 63501]的營養瓊脂斜面培養物,接種於盛有營養瓊脂培養基的培養瓶中,在35~37℃培養7日,用革蘭氏染色塗片鏡檢,應有芽孢85%以上。用滅菌水將芽孢洗下,在65℃加熱30分鐘,備用。

短小芽孢桿菌(Bacillus pumilus)懸液 取短小芽孢桿菌[CMCC(B)63202]的營養瓊脂斜面培養物,照上述方法製備。

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懸液

取金黃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的營養瓊脂斜面培養物,接種於營養瓊脂斜面上,在35~37℃培養20~22小時。臨用時,用滅菌水或0.9%滅菌氯化鈉溶液將菌苔洗下,備用。

藤黃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懸液

藤黃微球菌[CMCC(B)28001]的營養瓊脂斜面培養物,接種於盛有營養瓊脂培養基的培養瓶中,在26~27℃培養24小時,或採用適當方法製備的菌斜面,用培養基Ⅲ或0.9%滅菌氯化鈉溶液將菌苔洗下,備用。

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懸液

大腸桿菌[CMCC(B)44103]的營養瓊脂斜面培養物,接種於營養瓊脂斜面上,在35~37℃培養20~22小時。臨用時,用滅菌水將菌苔洗下,備用。

啤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懸液

啤酒酵母菌(9763)的V號培養基瓊脂斜面培養物,接種於Ⅳ號培養基瓊脂斜面上。在32~35℃培養24小時,用滅菌水將菌苔洗下置含有滅菌玻璃珠的試管中,振搖均勻,備用。

標準品溶液的製備

標準品的使用和保存,應照標準品介紹的規定。臨用時照表1的規定進行稀釋。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精密稱(或量)取供試品適量,用各藥品項下規定溶劑溶解後,再按估計效價或標示量照表1的規定稀釋至與標準品相當的濃度。

雙碟的製備

取直徑約90mm、高16~17mm的平底雙碟,分別注入加熱融化的培養基(照表 1)20ml,使在碟底內均勻攤布,放置水平臺上使凝固,作爲底層。另取培養基適量加熱融化後,放冷至48~50℃(芽孢可至60℃),加入規定的試驗菌懸液適量(能得清晰的抑菌圈爲度。二劑量標準品溶液的高濃度所致的抑菌圈直徑在18~22mm,三劑量標準品溶液的中心濃度所致的抑菌圈直徑在15~18mm),搖勻,在每1雙碟中分別加入5ml,使在底層上均勻攤布,作爲菌層。放置水平臺上冷卻後,在每1雙碟中以等距離均勻安置不鏽鋼小管(內徑6.0±0.1mm,高10.0±0.1mm,外徑7.8±0.1mm)4個(二劑量法)或6個(三劑量法),用陶瓦圓蓋覆蓋備用。

4 檢定法

劑量

取照上述方法製備的雙碟不得少於4個,在每1雙碟中對角的2個不鏽鋼小管中分別滴裝高濃度及低濃度的標準品溶液,其餘2個小管中分別滴裝相應的高低兩種濃度的供試品溶液;高、低濃度的劑距爲2:1或4:1。在規定條件下培養後,測量各個抑菌圈的直徑(或面積),照生物檢定統計法中的(2.2 )法進行可靠性測驗及效價計算。

劑量

取照上述方法製備的雙碟不得少於6個,在每1雙碟中間隔的3個不鏽鋼小管中分別滴裝高濃度(S<[3]>)、中濃度(S<[2]>)及低濃度(S<[1]>)的標準品溶液,其餘3個小管分別滴裝相應的高、中、低三種濃度的供試品溶液;三種濃度的劑距爲1∶0.8。在規定條件下培養後,測量各個抑菌圈的直徑(或面積),照生物檢定統計法(附錄ⅩⅣ)中的(3.3)法進行可靠性測驗及效價計算。

本法計算所得效價,如低於估計效價的90%或高於估計效價的110%時,則應調整其估計效價,予以重試。

除另有規定外,本法的可信限率不得大於5%。

表1 抗生素微生物檢定試驗設計表
━━━━━━━┯━━━━━━━━━━━━━━━┯━━━━━━━━━┯━━━┯━━━━━┯━━━━━━━━━━━
       │               │  培 養  基 │ 滅菌抗生素濃度│    培養條件
 抗生素類別 │    試  驗  菌      ├───┬─────┤緩衝液│ 範 圍 ├─────┬─────
       │               │ 編 │  pH值  │pH值 │     │ 溫  度│ 時  間
       │               │ 號 │     │   │ 單位/ml │  ℃  │ 小 時
───────┼───────────────┼───┼─────┼───┼─────┼─────┼─────
 鏈黴素    │枯草芽孢桿菌[CMCC(B) 63501]  │ Ⅰ │ 7.8~8.0 │ 7.8 │ 0.6~1.6 │ 35~37 │ 14~16
 卡那黴素   │枯草芽孢桿菌[CMCC(B) 63501]  │ Ⅰ │ 7.8~8.0 │ 7.8 │ 0.9~4.5 │ 35~37 │ 14~16
 阿米卡星   │枯草芽孢桿菌[CMCC(B) 63501]  │ Ⅰ │ 7.8~8.0 │ 7.8 │ 0.9~4.5 │ 35~37 │ 14~16
  巴龍黴素 │枯草芽孢桿菌[CMCC(B) 63501]  │ Ⅰ │ 7.8~8.0 │ 7.8 │ 0.9~4.5 │ 35~37 │ 14~16
  核糖黴素  │枯草芽孢桿菌[CMCC(B) 63501]  │ Ⅰ │ 7.8~8.0 │ 7.8 │ 2.0~12.0│ 35~37 │ 14~16
 捲曲黴素  │枯草芽孢桿菌[CMCC(B) 63501]  │ Ⅰ │ 7.8~8.0 │ 7.8 │10.0~40.0│ 35~37 │ 14~16
 磺苄西林  │枯草芽孢桿菌[CMCC(B) 63501]  │ Ⅰ │ 6.5~6.6 │ 6.0 │ 5.0~10.0│ 35~37 │ 14~16
 去甲萬古黴素│枯草芽孢桿菌[CMCC(B) 63501]  │ Ⅷ │  6.0  │ 6.0 │ 9.0~43.7│ 35~37 │ 14~16
 頭孢噻肟鈉 │枯草芽孢桿菌[CMCC(B) 63501]  │ Ⅶ │ 6.5~6.6 │ 6.0 │ 0.5~2.2 │ 35~37 │ 14~16
 慶大黴素  │短小芽孢桿菌[CMCC(B) 63202]  │ Ⅰ │ 7.8~8.0 │ 7.8 │ 2.0~12.0│ 35~37 │ 14~16
 紅黴素   │短小芽孢桿菌[CMCC(B) 63202]  │ Ⅰ │ 7.8~8.0 │ 7.8 │ 5.0~20.0│ 35~37 │ 14~16
 新黴素   │金黃色葡萄球菌[CMCC(B) 26003] │ Ⅱ │ 7.8~8.0 │ 7.8②│ 4.0~25.0│ 35~37 │ 14~16
 四環素   │藤黃微球菌[CMCC(B) 28001]   │ Ⅱ │ 6.5~6.6 │ 6.0 │10.0~40.0│ 35~37 │ 16~18
 土黴素   │藤黃微球菌[CMCC(B) 28001]   │ Ⅱ │ 6.5~6.6 │ 6.0 │10.0~40.0│ 35~37 │ 16~18
 美他環素  │藤黃微球菌[CMCC(B) 28001]   │ Ⅱ │ 6.5~6.6 │ 6.0 │10.0~40.0│ 35~37 │ 16~18
 金黴素   │藤黃微球菌[CMCC(B) 28001]   │ Ⅱ │ 6.5~6.6 │ 6.0 │ 4.0~25.0│ 35~37 │ 16~18
 多西環素  │藤黃微球菌[CMCC(B) 28001]   │ Ⅱ │ 6.5~6.6 │ 6.0 │ 4.0~25.0│ 35~37 │ 16~18
 氯黴素   │藤黃微球菌[CMCC(B) 28001]   │ Ⅱ │ 6.5~6.6 │ 6.0 │30.0~80.0│ 35~37 │ 16~18
 桿菌肽   │藤黃微球菌[CMCC(B) 28001]   │ Ⅱ │ 6.5~6.6 │ 6.0 │ 2.0~12.0│ 35~37 │ 16~18
 粘菌素   │大腸桿菌[CMCC(B) 44103]    │ Ⅵ │ 7.2~7.4 │ 6.0 │ 614~2344│ 35~37 │ 16~18
 兩性黴素B ①│啤酒酵母菌 (9763)       │ Ⅳ │ 6.0~6.2 │10.5 │ 0.5~2.0 │ 35~37 │ 24~36
━━━━━━━┷━━━━━━━━━━━━━━━┷━━━┷━━━━━┷━━━┷━━━━━┷━━━━━┷━━━━━
    ① 兩性黴素B雙碟的製備,用菌層15ml代替兩層。
  ② 含3%氯化鈉。
                 表2 抗生素標準品品種與理論值
┏━━━━━━━┯━━━━━━━━━━━━━━━━┯━━━━━━━━┓
┃ 標準品品種 │  標準品分子式或品名     │理論計算值 u/mg ┃
┠───────┼────────────────┼────────┨
┃鏈黴素    │(C21H39N7O12)2·3H2SO4     │ 798         ┃
┃卡那黴素   │C18H36N4O11·H2SO4       │ 831.6       ┃
┃阿米卡星   │C22H43N5O13            │ 1000         ┃
┃核糖黴素   │C17H34N4O10·nH2SO4(n<2)    │        ┃
┃新黴素    │硫酸新黴素             │        ┃
┃慶大黴素   │硫酸慶大黴素           │        ┃
┃磺苄西林   │C16H16N2Na2O7S2         │         ┃
┃頭胞噻肟鈉  │C16H16N5NaO7S2         │ 951.85      ┃
┃四環素    │C22H24N2O8·HCl         │ 1000         ┃
┃土黴素    │C22H24N2O9·2H2O        │ 927         ┃
┃美他環素   │C22H22N2O8·HCl         │ 923.86      ┃
┃金黴素    │C22H23ClN2O8·HCl        │ 1000         ┃
┃多西環素   │C22H24N2O8HCl·1/2C2H5OH·1/2H2O│ 866.45      ┃
┃紅黴素    │C37H67NO13             │ 1000          ┃
┃氯黴素    │C11H12Cl2N2O5          │ 1000         ┃
┃桿菌肽    │杆肽菌                 │         ┃
┃粘菌素    │硫酸粘菌素             │        ┃
┃去甲萬古黴素 │C65H73Cl2N9O24·HCl       │ 975.23      ┃
┃捲曲黴素   │硫酸捲曲黴素           │        ┃
┃兩性黴素B   │C47H73NO17             │ 1000         ┃
┗━━━━━━━┷━━━━━━━━━━━━━━━━┷━━━━━━━━┛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