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深叢神經阻滯術

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ǐng shēn cóng shén jīng zǔ zhì shù

3 適應

頸深叢神經阻滯術適用於:

1.適用於頸部手術麻醉,如甲狀腺手術、鎖骨骨折固定、頸動脈內膜剝除、頸椎病及頸深部軟組織手術。

2.適用於頸、枕後、肩背及上胸部疼痛治療,如頸源性頭痛、枕後部疼痛、咽部癌性痛、頸部鞭打損綜合徵落枕、頸肩背部及上胸部(第3肋水平以上)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等。

4 禁忌

1.頸部畸形

2.頸部腫物過大。

3.氣管受壓移位。

4.局部皮膚及軟組織性病變及結核

5 準備

1.患者準備  患者體位均可去枕仰臥位、肩下墊薄枕,頭轉向對側。

2.經典三點阻滯法(頸2、3、4神經阻滯)體表定位:令患者抬頭確定胸鎖乳突肌後緣。頸2橫突位於胸鎖乳突肌後緣,乳突下1cm後1cm左右,位置稍深。頸4橫突位於胸鎖乳突肌後緣與頸外靜脈相交點之上1cm左右。頸3橫突位於頸2與頸4橫突連線中點胸鎖乳突肌後緣。摸清橫突位置後畫好標記。

6 方法

6.1 1.經典三點阻滯法(頸2、3、4神經阻滯)

(1)帶無菌手套,常規皮膚消毒,標記處做局麻皮丘。

(2)採用長5cm、7號穿刺針。

(3)從頸部側面與皮膚垂直穿刺。一般先做頸4橫突穿刺穿刺針稍向尾側刺向橫突,穿刺針若遇堅實的骨性感覺,深度在2~3cm之間,表示針尖已觸及橫突後結節患者可有酸脹感,回吸無血、無腦脊液後即可注藥。再以同樣方法穿刺3橫突。最後穿刺2橫突,穿刺方向比頸34橫突穿刺方向略向後一些,使針尖觸及橫突旁的椎板即可。若手術範圍不涉及頸上部和頜下部也可不必阻滯頸2脊神經

(4)藥物及用量:每點注射2%利多卡因4~6ml或0.5%布比卡因3~5ml。亦可應用2%普魯卡因30ml+1%丁卡因4ml+NS6ml加1∶1000腎上腺素0.1~0.2ml每點注射3~4ml。

6.2 2.一點阻滯法

先確定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間的肌間溝,穿刺針經4標記處垂直進針,取向肌間溝方向刺入,再稍向後下進針,出現異感或針尖觸及橫突,回吸無血、無液即可注入藥物8~12ml,注藥的同時壓迫針下方的肌間溝,使藥液沿肌間溝上行,可獲得更好的阻滯效果。

7 注意事項

1.穿刺及注藥均不宜過深。

2.回抽無血後方可注藥以防誤入血循環

3.避開頸外靜脈以免損傷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