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錄》

清 陳士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香港腳門(一則)

人兩跗忽然紅腫,因而發熱,兩脛俱浮,作疼作痛,人以爲傷寒之病,誰知是香港腳之症乎。夫傷寒症中原有香港腳之門,然而香港腳非傷寒也。香港腳感染溼熱,先從下受;傷寒感冒風寒,先從上受,故傷寒乃陽症,而香港腳乃陰病也。夫溼熱下感,宜從下治,若用風藥散之,溼邪反致上犯,以風藥多陽升之藥也。陽升陰邪,一至犯心即死,非陰變陽之謂也。所以治香港腳之病,斷不可以傷寒法治之,宜下消溼熱,溼從下行,身熱自解。方用消跗散茯苓(一兩)茵陳(一錢)防己(一錢)炒梔子(一錢)薏仁(一兩)澤瀉(三錢)木瓜(一錢)水煎服。一劑小便利,二劑身熱解,再用二劑而腳腫消,再服二劑全愈。此方利小便之水,使溼熱之氣盡從膀胱下泄,總有邪氣,無不盡散,不必又去散邪也。夫膀胱者,太陽之經也,風邪初入,多在膀胱膀胱大利,邪又何居。況香港腳原無風邪,不過膀胱氣壅,下不行而上發熱。今治下而下通,上何不通之有。上下氣通,身熱自解,一用風藥,則引陰溼而入於陽分,反成不可治之症矣。散邪之藥,斷斷不可用也。是以香港腳之病,即生於冬月,尚不可用散邪之藥,矧春、夏、秋之令哉。此症用順導湯亦佳。茯苓澤瀉(各五錢)肉桂(三分)木瓜(一錢)龍膽草(一錢)車前子(三錢)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