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宋 陳言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治黃肉隨二方

脾腑臟溫病陰陽毒。胃腑虛,則爲陰邪所傷,頭重頸直,皮肉強痹,脹,色黃黑者。厚朴(姜制炒,一兩半)白朮陳皮(各一兩)乾薑(炮)紫蘇甘草(炙)半夏(湯洗。各三兩)上爲銼散。每服五錢,水兩盞,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黃肉隨

脾腑臟溫病陰陽毒。髒實,爲陽毒所傷,蘊熱結核,起於喉頸之側,布毒熱於皮膚分肉之中,散入髮際,下貫顳,蓄熱不散,色黃者。葛根蒼朮(泔浸)升麻白芷桔梗青皮(各一兩)大黃(半兩)上爲銼散。每服五錢,水兩盞,煎七分,去滓,食前服。病者乍寒乍熱,損肺傷氣,暴嗽嘔逆,或體熱發斑,喘咳引氣,名白氣狸。以秋三月,源從陽明手太陰受疫淫邪之氣。若腑虛,爲陰邪所傷,則乍寒乍熱;髒實,爲陽毒所傷,則體熱發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