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宋 陳言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大承氣湯

陽明傷寒,脈長身熱,不惡寒,目疼鼻幹不得臥腹滿咽乾渴,大便硬,譫語;或汗後脈沉實;或下利心下堅;或已經下,其脈按之浮沉尚有力者。大黃(酒洗,半兩)芒硝(一分,別研入)厚朴(姜制,一兩)枳實(一分,銼炒去瓤)上爲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八分,去滓,入硝再煎服。若脈遲而滑,汗出身重,時發潮熱;並得病二三日無太陽證,煩躁心下硬,下利譫語者,去芒硝,名小承氣。或發汗不解,蒸蒸發熱,溫溫欲吐,胸中痛,大便反溏;及吐利後,腹脹,厥煩,譫語,去厚朴枳實,入甘草半兩、芒硝一分煎,名調胃承氣。或結熱膀胱,如狂狀,下血小腹急結者,去厚朴枳實,加桃仁十二個、桂、甘草各半兩、硝一分,名桃核承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