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宋 陳言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鹽津丸

治五瘧八痞。獨頭蒜(不拘多少,每個開七竅,入去皮江子七粒,溼紙裹煨,研爲膏,非大蒜也)丁香橘紅木香蓽茇胡椒等分爲末,用蒜膏爲丸,如梧子大。先嚼鹽少許,令生津液,乾嚥二粒,漸加至三五丸,臨臥服。《廣五行記》永徽中,有僧維則病噎不能食,語弟子曰∶吾死之後,便可開吾胸喉,視有何物。言絕而卒。弟子果開視胸中,得一物,形似魚而有兩頭,遍體皆有肉鱗。弟子置器中,跳躍不止,戲以諸味,皆隨化盡。時夏中藍盛作澱。有一僧以澱置器中,此蟲遂繞器中走,須臾化爲水。此乃生瘕,非五噎比。後人因以藍治噎,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