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宋 陳言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調中湯

高良薑當歸桂心芍藥附子(炮)川芎(各一兩)甘草(炙,半兩)上爲銼散。每服三錢匕,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滓熱服。評曰∶產後下痢,非止一證,當隨所因而調之,既雲飲冷當風,何所不至。寒熱風溼,本屬外因喜怒憂思,還從自性;況勞逸飢飽,皆能致病。若其洞泄,可服調中;赤白滯下,非此能愈,各隨門類,別有正方。今錄桃膠散白頭翁湯以備用,餘從滯下門選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