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宋 陳言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附子山茱萸湯

腎經受溼,腹痛寒厥,足痿不收,腰痛,行步艱難;甚則中滿,食不下,或腸鳴溏泄附子(炮去皮臍)山茱萸(各一兩)木瓜烏梅(各半兩)半夏(湯洗去滑)肉豆蔻(各三分)丁香藿香(各一分)上銼散。每服四錢,水盞半,姜錢七片,棗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凡遇六庚年,堅成之紀,歲金太過,燥氣流行,肝木受邪,民病脅、小腹痛目赤癢,耳無聞,體重煩冤胸痛引背脅滿小腹;甚則喘咳逆氣,背、肩、尻、陰、股、膝、髀、、、足痛。爲火所復,則暴痛,脅不可反側,咳逆甚而血溢太沖絕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