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規》

明 攻介賓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胎漏

妊婦經血不固者,謂之胎漏。而胎漏之由,有因胎氣者;有因病氣者。而胎氣之由,亦有二焉。餘嘗診一婦人,脈見滑數,而別無風熱等病。問其經脈,則如常不斷,而但較前略少耳。餘曰∶“此必受妊者也。因胎小,血盛有餘而然。”後於三月之外,經脈方止,果產一男。故胎妊之婦,多有此類。今常見懷胎七、八個月而生子者,人但以血止爲度,謂之不足月。然其受胎於未止之前,至此而足而實,人所不知也。第此等胎氣,亦有陰陽盛衰之辨。如母氣壯盛,蔭胎有餘,而血之溢者,其血雖漏,而生子仍不弱,此陰之強也,不必治之。若父氣薄弱,胎有不能全受,而血之漏者,乃以精血俱虧,而生子必萎小,此陽之衰也,而亦有人所不知也。凡此皆先天之由,若無可以爲力者。然栽培根本,豈果無斡旋之道乎?第見有於無之目,及轉強於弱之手,爲不易得,是烏可以尋常語也?至若因病而漏者,亦不過因病治之而已耳。妊娠血熱而漏者,保陰煎清化飲,擇而用之。怒動肝火漏血者,保陰煎,甚者化肝煎主之。

保陰煎

(見血熱經早

清化飲

(見血熱經早

化肝煎

(見崩淋經漏不止)脾虛不能攝血者,壽脾煎、四君子之類主之。脾虛血熱氣滯者,四聖散主之。脾腎兼虛者,五陰煎主之。

壽脾煎

(見血虛經亂

四君子湯

(見血虛經亂

四聖散

(見《婦人規古方)治漏胎下血。條芩白朮砂仁阿膠(各等分)上爲細末,每服二錢,艾湯調下。一方有芍藥阿膠。按此方若改爲湯,砂仁用當減半。

五陰煎

(見血虛經亂三焦氣血俱虛者,五福飲七福飲之類主之。

五福飲

(見血熱經早

七福飲

(見血虛經亂勞倦傷而動血者,壽脾煎歸脾湯主之。偶因傷觸動血者,五福飲安胎散主之。

歸脾湯

(見經不調

安胎散

(見《婦人規古方》)治妊娠卒然腰痛下血。熟地艾葉白芍(炒)川芎黃(炒)阿膠(炒)當歸甘草(炙)地榆(各一錢)上加姜、棗,水煎服。衝任氣虛不能制約,血滑易動者,固陰煎祕元煎主之。

固陰煎

(見腎虛經亂

祕元煎

(見血虛經亂)立齋曰∶前證若因氣熱,用防風黃芩丸;若因血熱,用加味逍遙散。若因血虛,用二黃散;若因去血太多,用八珍湯。未應,補中益氣湯。若因肝火,用柴胡清肝散;若因脾火,用加味歸脾湯。若因事下血作痛,用八珍湯阿膠熟艾。若因脾胃虛弱,用補中益氣湯五味子;若因脾胃虛陷,用前湯倍用升麻柴胡。若晡熱內熱,宜用逍遙散

防風黃芩丸

(見崩漏論外方)

加味逍遙散

(見經不調

二黃散

(見血熱論外方)

八珍湯

(見經不調

補中益氣湯

(見經不調)薛氏

柴胡清肝散

(見《古方八陣·寒陣》)治肝膽三焦風熱瘡瘍,或怒火憎寒發熱,或瘡毒結於兩耳、兩脅前後或胸乳小腹,下及股足等證。柴胡黃芩(炒各錢半)山梔(炒)川芎人蔘(各一錢)甘草(五分)連翹桔梗(各八分)水一鍾半,煎服。

加味歸脾湯

(見《古方八陣·補陣》)治脾經血虛發熱等證。即歸脾湯柴胡山梔各一錢。

逍遙散

(見經期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