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關痘

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fǎn guān dòu

2 註解

反關痘爲病證名[1]。指氣分毒邪,相夾交爭,肌膚閉塞,以致毒氣內攻的痘瘡[1]。明·秦景明《幼科金針》論反關痘謂:“其症狂言譫語煩躁不寧,手足抽掣,目劁,腹脹,隱隱不振,昏睡不醒,或見斑點即沒。”治宜宣毒透表[1]。若大小便及口、鼻出血,則屬危證[1]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37.

治療反關痘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