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五飲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à wǔ yǐn wán

2 處方

遠志1兩,苦蔘1兩,烏賊骨1兩,藜蘆1兩,白朮1兩,甘遂1兩,五味子1兩,大黃1兩,石膏1兩,桔梗1兩,半夏1兩,紫菀1兩,前胡1兩,芒消1兩,栝樓根1兩,桂心1兩,芫花1兩,當歸1兩,人蔘1兩,貝母1兩,茯苓1兩,芍藥1兩,大戟1兩,葶藶1兩,黃芩1兩,恆山3分,薯蕷3分,厚朴3分,細辛3分,附子3分,巴豆30枚,蓯蓉1兩,甘草3分。

3 製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4 功能主治

由飲酒後及傷寒飲冷水過多所致5飲:留飲,停水在心下;澼飲,水澼在兩脅下;淡飲,水在胃中;溢飲,水溢在膈上五臟間:流飲,水在腸間,動搖有聲。

5 用法用量

飲服3丸,每日3次。稍稍加之,以知爲度。

6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水飲爲陰類,緣其人內乏真陽,雖有溼熱,但蘊爲粘韌,不能稠厚,所以五飲丸中,必需辛溫益氣以鼓諸藥之力。如人蔘白朮附子、桂心,助陽藥也;藜蘆恆山湧吐藥也;大戟芫花甘遂葶藶,破水藥也:大黃芒消,攻下藥也:半夏巴豆滌痰藥也;巴豆不獨滌痰,兼能湧吐,所以白散用之,吐中便具發散之義,使軀殼之水,從皮腠而泄也;其用甘草人蔘芍藥,取相反之味,以激大戟芫花甘遂藜蘆攻伐之力;因方中攻伐之劑過多,恐其津隨飲脫,是以蓯蓉、薯蕷五味茯苓之屬,又爲必需;其餘諸藥,或相扶正,或佐去邪,總不出五種諸法,以爲五飲通治也。

7 摘錄

《千金》卷十八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