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面痙攣

耳鼻喉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àn miàn jìng luán

2 英文參考

hemifacial spasm

facial tic

facial hemispasm

3 註解

4 疾病別名

面肌陣攣

5 疾病分類

耳鼻喉科

6 疾病概述

半面痙攣是一種面神經功能亢進的表現。目前其病因不明,近來傾向於認爲面神經小腦橋腦角段受壓而致發病,中年人發病率較高,女性多於男性,左側比右側爲多。

診斷: 無明顯誘因的突然發生側眼部或口角開始的,隨之擴展到半面肌肉的不自主節律性收縮,睡眠時可以作,發病初期發作並不頻繁,每次抽搐時間由數秒至數分鐘,間隔長短不定,多與勞累或情緒刺激有關。

治療:本病無特效治療。口服安定、苯妥英鈉卡馬西平藥物有緩解症狀作用。經乙狀竇後或迷路後路進入小腦橋腦角行面神經梳理術或做面神經幹壓扎術較爲理想

7 疾病描述

半面痙攣又稱面肌陣攣,爲本側面部肌肉陣發性不自主抽搐中年以上女性較多見。

8 症狀體徵

痙攣常自一側眼輪匝肌起始,後漸擴展到同側諸表情肌,唯額肌較少受累,抽搐呈間歇性不規則發作,不能自控,疲勞、情緒激動,談笑瞬目等可誘發或使之加重,除少數者外,抽搐時面部無疼痛,頻繁發作可影響視力,言語與咀嚼功能,偶見患側面部血管舒縮功能紊亂,鐙骨肌受累可致耳鳴聽覺過敏,長期持續痙攣可致面部聯動與肌無力,本病罕有自然恢復者,如不治療終將發生強直痙攣與面癱

9 疾病病因

迄今不明,多認爲系面神經內耳門附近受小腦後下動脈分支壓迫所致,當血管過渡迂曲,伸長拉緊或硬化時始顯症狀,推測受壓處髓鞘萎縮,傳入感覺纖維與傳出運動纖維發生“短路”激活運動纖維引起面肌痙攣,又謂從面神經尚發出有運動抑制纖維,也分佈肌肉中,抑制纖維興奮消失時,面肌就痙攣。

10 病理生理

以髓鞘崩解,軸突扭曲變性爲主。

11 診斷檢查

根據臨牀表現,無其他神經系統體徵,肌電圖顯示有纖維震顫而無失神經支配等確診不難,X線骨斷層,CT、MRI、有助於排除面神經鞘膜瘤,聽神經瘤等引起的面肌陣攣。此外尚需與特發性眼瞼痙攣,局竈性癲癇面神經錯位再生,面部肌束的輕微顫動(肌顫搐)及兒童面肌習慣性跳動區別。

12 治療方案

1、因病不明,缺乏特效療法,選用安定、顛茄、苯妥因鈉、卡馬西平和痛定寧等藥物,配合針刺,理療可望緩解輕度患者症狀

2、面神經阻滯 用80%的酒精0.5ml注入莖乳孔以下面神經幹周圍以阻斷傳導功能,解除痙攣,療效可保持數月或2—3年,即使復發,症狀亦較輕,且可重複注射,反覆注射因疤痕形成常影響效果,偶有注射後引起不全面癱者,雖可恢復但可遺留面肌聯帶運動。

3、手術治療 曾被採用者有面神經幹或分佈的高頻電凝術,顳骨內面神經減壓術,切斷術或選擇切斷術,面神經滲下神經吻合術,顱內段面神經梳理術及神經血管減壓術等。

13 預後及預防

無特殊。

14 相關出處

耳鼻喉科-頭頸外科(第6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