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覺

生物學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īng jué

2 英文參考

auditognosis

3 註解

聽覺是以在介質(水、空氣)中傳播的聲波爲適宜刺激的機械感覺聽覺是聲音在耳內經傳導加工,刺激內耳的感受裝置,從而被轉換聽神經上的神經衝動,沿第8對腦神經傳至中樞神經系統,在大腦皮層聽區所引起的反應

聽覺系統發生上遠比視覺出現得晚,在動物界中的分佈也有侷限性,但在脊椎動物和昆蟲類作爲感受外界的感覺,對定位運動和空間辨認佔有與視覺同等重要的地位。不過對聽覺與簡單振動覺的區別,僅停留在從感覺器官結構,特別是從共鳴機制來進行推測。耳(迷路)和鼓膜器官本身也具有發聲能力的動物僅限於上述兩類,這一事實是很有意思的。哺乳類和鳥類,空氣振動以通常的傳導方式(即空氣傳導)由外耳進入使鼓膜振動,以中耳的耳小骨爲中介通過前庭窗傳至內耳,進而通過耳蝸淋巴使基底膜振動刺激基底膜上科蒂氏器宮的感覺細胞感受器興奮聽神經中衝動的形式經中腦、間腦,在中途一部分神經纖維與對側交叉,同時變換神經元傳遞大腦顳葉,從而產生聲音感覺。哺乳類的耳、鼓膜和耳小骨的結構非常發達,聲波到達內耳前約加壓60倍。同時,附着於耳小骨的鼓膜張肌、鐙骨肌能反射性地防止過強聲音的傳遞,以保護內耳耳殼具有增加對聲源方向的辨別能力

聽覺是通過聽覺系統的感受和分析引起的感覺。人耳能感受的聲波頻率範圍是16~20000赫茲,以1000~3000赫茲是最爲敏感。由聲源振動產生的聲波,經兩條途徑傳入內耳:一是通過外耳道、鼓膜和由三塊聽小骨組成的聽骨鏈傳遞內耳,即聲波的空氣傳導(氣導),此爲正常聽覺的主要傳導途徑。二是直接通過顱骨傳遞內耳(骨導),此在生理狀態下作用甚微,只是當氣導發生嚴懲障礙時,骨導才顯重要。聲波傳入內耳刺激耳蝸螺旋器,使耳蝸細胞興奮,並以神經衝動形式經聽神經傳向大腦皮層聽覺中樞,產生聽覺內耳不僅具有感受聲音刺激功能,而且能對聲音的音強與音調進行初步分析聽覺具有容易適應和疲勞的特點。人處在嘈雜強音環境中,聽力會有所減退,若離開環境10~15秒後聽力恢復正常,則爲聽力適應;若聽力恢復需要數月或更長的時間,甚至不能完全恢復則屬於聽覺的疲勞。中耳的鼓膜聽小骨損傷發生障礙,能引起聽力下降,產生傳導性耳聾耳蝸聽覺中樞和與聽覺有關的神經損傷,也能引起聽力下降或喪失,產生神經耳聾

近年來,聽覺中樞系統的單個神經元信息傳遞機制的闡明取得了顯著的進展,不僅與純音、複合音,進而與語音有關的信息耳蝸沿聽覺系統傳遞大腦皮層過程中所發生的變換已逐漸明瞭。另一方面,由大腦皮層下行至耳蝸的離中性控制機制也漸趨明瞭。這些研究表明耳蝸對聲波的分析是不完全的,信息分析是在上行過程中完成的,特別是對語音的分析表示出一側半球的優位性。聲波分析是在大腦完成的這一事實與腦出血和血栓時發生失語症有密切的關係。一般認爲不用於語音理解的另一側半球,是用於聽取音樂和其它無意義的聲音。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