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īn yáng tāng

2 瘍醫大全》卷三十三

2.1 組成

黃耆白茯苓白朮山楂肉、甘草木通砂仁杏仁等分

2.2 主治

痘疹。

2.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3 《增補內經拾遺》卷三引(易簡》

3.1 別名

陰陽水、生熟

3.2 組成

滾水半盞,冷水半盞。

3.3 主治

霍亂腹痛甚。

3.4 用法用量

和合服之。

3.5 各家論述

1.《增補內經拾遺》引《易簡》:揮霍繚亂,此乃陽不升,陰不降,乖膈而成。方用陰陽湯,取其陽能升,陰能降之義也。慎勿以爲尋常而忽之。
2.《醫方集解》:藥中治霍亂者最多。然有寒熱二證,而本草主治,未嘗分別言之。萬一誤用,立死不救。倉卒患此,脈候未審,切勿輕投偏熱偏寒之劑,唯飲陰陽水爲最穩。張子和曰:霍亂吐瀉,乃風溼三氣合邪也。溼土爲風木所克,鬱則生熱,心火上炎,故吐,吐者暍也;脾溼下滲,故瀉,瀉者溼也;風急甚則轉筋轉筋者,風也。又邪在上焦則吐,在下焦則瀉,在中焦則吐瀉交作。此中焦分理陰陽之藥也,陰陽不和而交爭,故上吐下瀉而霍亂,飲此輒定者,分其陰陽,使和平也。

3.6 附註

陰陽水、生熟水(《醫方集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