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齶癌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ruǎn è ái

2 概述

軟齶癌佔原發齶部惡性腫瘤的13.5%。其病因與其他口咽部位的惡性腫瘤相似,病理類型以腺性上皮多見,鱗狀上皮次之,惡性黑色素瘤佔第三位,肉瘤少見。

3 診斷

軟齶癌易於查見,可有淺表潰瘍軟齶運動不對稱等,觸診病變多較硬,確診需行活檢

4 治療措施

甚爲侷限的病變可以手術切除,由於軟齶癌多發的特性,侷限性切除易有粘膜邊緣復發,手術切除時應注意。小的侷限於懸雍垂腫瘤手術切除不會有功能損害。放療對早中期腫瘤治癒率較高,且對功能損害較小,不需要假體或組織重建。如有頸淋巴結轉移應同時行頸廓清術

1.放射治療  放射通常採用射野相對的外放射,包括軟齶和頸上部淋巴結。如果只有一孤立的軟齶原發竈可經口局部放射性元素植入,例如植入放射性鐳或金,也可取得較好的效果。局部植入應在外放射之前進行。

2.手術治療  早期腫瘤(直徑<5mm)手術切除成功率高,併發症少。如果手術時將軟齶全層切除,則需安置假體或重建軟齶以恢復其功能。T1~2軟齶癌有些學者主張施行廣泛的根治性切除術,特別是囊性腺樣上皮癌易侵犯神經,常沿齶部的神經血管束向顱底和球后廣泛擴散。其切除方法參見扁桃體舌根癌,切除術後的修補方法有咽後壁粘膜瓣、遊離植皮、齶大動脈島狀粘骨膜瓣做鼻側襯裏、組成複合瓣修復軟齶方法,以求恢復軟齶解剖形態和生理功能

3.聯合治療  由於軟齶癌放療的治癒率較高和手術後功能損傷較大,過去多隻用放療,放療失敗者再手術切除。近年來由於手術切除和重建方法的改進,已傾向於手術根治性切除+放療的計劃性綜合治療

4.復發癌的處理  軟腫癌放療後軟組織潰瘍較少見,如出現久治不愈的潰瘍應考慮復發。放療後復發適於手術者可手術切除,但療效不佳。

5 臨牀表現

早期僅感口咽不適,症狀不明顯,易被忽略。之後出現口臭咽痛吞嚥痛,可放射至同側面部和頸部,應用抗生素可暫時減輕症狀。晚期可出現吞嚥困難,併產生聲音改變,軟齶固定、破壞、穿孔可導致食物返流至鼻腔;向上或向外侵犯鼻咽或咽旁間隙可有牙關緊閉、張口困難、中耳炎、顳部疼痛及偶爾顱神經受累。

查體可見軟齶舌面或懸雍垂有新生物,幾乎所有的軟齶癌發生於軟齶口腔面(下面),鼻咽面幾乎不長腫瘤,甚至鼻咽部較大的腫瘤也較少侵犯軟齶鼻咽面。早期腫瘤病變爲紅色,邊界不明顯。軟齶白色病變也常見,可能是粘膜白斑原位癌或早期浸潤癌。正常粘膜表面的多部位腫瘤生長是一個常見的特徵。大多數軟齶癌就診時限於軟齶或鄰近的扁桃體弓,T分級爲T2或T3,但以腫瘤的體積論要比舌根部和扁桃體窩的腫瘤體積小。中晚期癌中心有潰瘍,邊緣隆起,或爲外生性生長,尤其在懸雍垂周圍者。軟齶腫瘤首先向扁桃體弓和硬齶擴散。向外擴展穿過咽上縮肌侵犯翼內肌和顱底,偶爾在咽旁間隙內累及或壓迫顱神經。晚期常侵犯鼻咽側壁,引起軟齶穿孔或潰破。淋巴轉移首先到二腹肌下淋巴結然後沿頸靜脈轉移。頜下、頦下、脊副淋巴結受累少見。約50%的病人入院時有腫大淋巴結,其中16%爲雙側,淋巴結臨牀觸診陰性,術後約20%淋巴結陽性淋巴結陽性率與T分級有關,T1爲8%,T2爲36%,T3和T4爲66%。

6 併發症

手術併發症爲開放性鼻音、食物返流鼻腔

7 預後

軟齶癌治療效果各家不一,Ratzer報道299例軟齶癌,112例手術,139例放療,22例聯合治療,5年絕對生存率爲21%,限定生存率爲30%,其中手術的限定死亡率爲38%。Weller報道30例軟齶癌放療的局部複發率爲50%。Lindberg報道軟齶癌放療的控制率較高,T1100%,T288%,T377%,T48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