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下廉

經穴別名 腧穴學 鍼灸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ú xià lián

2 英文參考

Lower Huge Passage

Xiajuxu[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Xiàjùxū ST39[中國鍼灸學詞典]

3 概述

足下廉下巨虛[1]。見《聖濟總錄》。

穴位下巨虛
漢語拼音Xiajuxu
羅馬拼音Hsiachuhsu
美國英譯名Inferior Great Void
各國代號中國ST39
日本39
法國莫蘭特氏E39
富耶氏
德國M39
英國S39
美國St39

下巨虛經穴名(Xiàjùxū ST39)[2]。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名巨虛下廉;《黃帝內經素問·氣府論》名下廉;《備急千金要方》名下巨虛;別名下林足下廉[3]下巨虛足陽明胃經小腸下合穴[3]。下即下方,巨即巨大,虛即中空、空隙,脛、腓骨間形成較大間隙,穴在此空隙之下方,故名下巨虛[3]下巨虛是治療下腹部疼痛主穴[4]。主治小腹痛腸鳴腹痛泄瀉痢疾大便膿血,泄利膿血,細菌性痢疾,急慢性腸炎,胃中熱胃脘痛納呆小便不利小便黃,消谷善飢胸脅痛腰脊痛睾丸,下肢痿痹,下肢癱瘓,足不履地,寒溼腳氣脛腫,下肢水腫,足痿不收,乳癰,涎出,喉痹中風偏癱暴驚狂言等。

4 別名

下廉(《黃帝內經素問·針解》),巨虛下廉(《黃帝內經靈樞·本輸》),下林[4]足下廉[4]

5 出處

黃帝內經素問·針解》:巨虛者,蹺足胻獨陷者。下廉者,陷下者也。

7 穴名

下即下方,巨即巨大,虛即中空、空隙,脛、腓骨間形成較大間隙,穴在此空隙之下方,故名下巨虛[4]

下,有低下之義,對上而言。巨,有大之義。虛,有空虛之義。此穴在“條口”穴下1寸,脛骨外廉陷中。《黃帝內經素問·針解》:“下廉者,陷下者也。”穴當“上巨虛”穴之下,故名下巨虛[5]

8 所屬位置

小腿[6]

9 下巨虛的定位

標準定位:下巨虛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9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小腸下合穴[7][8]

下巨虛下巨虛小腿外側,犢鼻(ST35)下9寸,犢鼻解溪連線上;正坐或仰臥取穴[8]

下巨虛位於小腿前外側膝眼直下9寸;或於足三裏下6寸取穴(《鍼灸甲乙經》);另說下巨虛“在上廉下二寸”(《外臺祕要》);“在豐隆上三寸”(《循經考穴編》)[8]

下巨虛穴在足陽明胃經中的位置

下巨虛穴在足陽明胃經中的位置

下巨虛穴的位置

下巨虛穴的位置

下巨虛的位置

下巨虛的位置(足陽明胃經

下巨虛的位置

下巨虛的位置(肌肉

下巨虛的位置

下巨虛的位置(骨骼

10 取法

正坐屈膝位,在犢鼻下9寸,條口下約1橫指,距脛骨前嵴約1橫指處。當犢鼻解溪穴的連線上取穴。

下巨虛小腿外側,犢鼻(ST35)下9寸,犢鼻解溪連線上;正坐或仰臥取穴[8]

正坐屈膝或仰臥位,先取條口,其下1寸,在脛骨前肌上取穴,橫平外丘陽交[8]

11 穴位解剖

下巨虛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脛骨前肌(腱)、(踇)長伸肌、小腿骨間膜。有脛前動、靜脈分佈着腓淺神經分支及腓深神經皮膚腓腸外側皮神經和隱神經雙重分佈。針由皮膚、皮下組織在趾長伸肌的內側進入脛骨前肌(腱)及其深面的(踇)長伸肌。兩肌之間有脛骨前動、靜脈及伴行的腓深神經

11.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脛骨前肌→小腿骨間膜→脛骨後肌[8]

皮膚→皮下組織脛骨前肌→趾長伸肌→小腿骨間膜→脛骨後肌[8]

11.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腓腸外側皮神經分佈,深層有腓深神經肌支和脛前動脈分佈小腿骨間膜深面有脛神經和脛後動脈經過並分佈[8]

布有腓淺神經分支及腓深神經;並有脛前動、靜脈通過[8]

12 功效與作用

下巨虛有調腸胃,通經絡,安神志的作用

下巨虛有理腸胃、清溼熱、化積滯作用[8]

下巨虛穴屬足陽明經穴,又爲小腸下合穴,“合治內腑”。《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祕典論》說:“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腸功能主要是泌別清濁,如其功能失調,泌別失職,則見泄瀉痢疾便膿血小腹痛等症。足陽明經筋起於足,結於髀樞,屬脊,並聚於陰器,而小腹痛腰脊痛睾丸又屬小腸疝氣範疇,故取下巨虛穴可治療小腸諸疾。[8][8]

上巨虛下巨虛條口同在一條縫隙之中,其所治症,大同小異。上巨虛合於大腸下巨虛合於小腸條口居二巨虛之間,其與二腸有關,勢可知也。以形勢而論,三穴在腿,故其治溼痹脛酸亦有功效。[8]

13 治病

下巨虛主治小腹痛腸鳴腹痛泄瀉痢疾大便膿血,泄利膿血,細菌性痢疾,急慢性腸炎,胃中熱胃脘痛納呆小便不利小便黃,消谷善飢胸脅痛腰脊痛睾丸,下肢痿痹,下肢癱瘓,足不履地,寒溼腳氣脛腫,下肢水腫,足痿不收,乳癰,涎出,喉痹中風偏癱暴驚狂言等。

下巨虛主治小腹痛腰脊痛睾丸乳癰、下肢痿痹、泄瀉大便膿血[8]

下巨虛主治少腹疼痛泄瀉痢疾胸脅痛小便不利腳氣乳痛,下肢痿痹,足痿不收等[8]

下巨虛主治腸胃、下肢等疾:如腸鳴腹痛泄利膿血、消谷善飢腰痛控睾、涎出、喉痹偏風不遂、寒溼腳氣脛腫、足痿、胸脅痛乳癰暴驚狂言小便黃等[8]

現代多用下巨虛治療細菌性痢疾、急慢性腸炎、下肢癱瘓[8]

下巨虛主治泄瀉痢疾大便膿血,胃中熱胃脘痛納呆乳癰中風偏癱,下肢痿痹,足不履地,下肢水腫小腹痛腰脊痛睾丸[8]

消化系統疾病:急慢性腸炎,急慢性肝炎,胰腺炎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癲癇精神病肋間神經痛

運動系統疾病:下肢癱瘓,下肢麻痹痙攣。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一般直刺0.8~1.2寸[8]

直刺1~1.5寸[8][8][8]深刺可透承山[8],局部有酸脹沉重感[8],可擴散小腿足背[8]

直刺0.5~0.9寸,局部酸脹,向下擴散至足背。

14.2 灸法

可灸[8][8]

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8]

艾炷灸溫鍼灸5~9壯,艾條灸10~20分鐘。

15 配伍

下巨虛曲池太白,治瀉痢膿血[8]

下巨虛陽陵泉解溪,治下肢麻木[8]

下巨虛天樞委中,治急性腸炎[8]

下巨虛中脘關元,治消化不良的水瀉[8]

下巨虛上廉下廉,治小便[8]

下巨虛下廉丘墟,治狂言非常[8]

下巨虛幽門太白,有清利溼熱的作用,主治泄痢膿血。

下巨虛陽陵泉解溪,有活血通絡作用,主治下肢麻木

16 文獻摘要

黃帝內經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時窘之後,當耳前熱,若寒甚,若獨肩上熱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間熱,若脈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陽病也,取之巨虛下廉

鍼灸甲乙經》:溺黃,下廉主之。乳癰,驚,痹,脛重,足跗不收,跟痛,巨虛下廉主之。

鍼灸大成》:主小腸氣不足,面無顏色,偏風腿痿,足不履地,熱風冷痹不遂,風溼痹喉痹腳氣不足,沉重,脣乾,涎出不覺,不得汗出,毛髮焦肉脫傷寒中熱不嗜食泄膿血胸脅小腹控睾而痛,時窘之後,當耳前熱,若寒甚,若獨肩上熱甚及小指次指熱痛暴驚狂,言語非常,女子乳癰足跗不收,跟痛。

備急千金要方》:腳氣初得,腳弱;腰腳不遂,不能跪起;小便難黃。

17 研究進展

促進闌尾排空:實驗觀察,針刺下巨虛闌尾排空有明顯的促進作用[8]

對胃的影響:針刺胃炎潰瘍病胃癌患者下巨虛,可見胃電波幅增加,亦使胃癌不規則的波形變得規則。在X線下觀察,針刺下巨虛,可使胃的蠕動增強。[8]

肝血流圖的影響:取雙側下巨虛注射維生素K3注射液1 mL,觀察肝癌患者肝血流圖的變化情況,注射前肝血流圖波幅明顯降低,波形呈分化差的鋸齒狀波,注射後波形有了明顯改善,波形明顯增高,由不規則的異常波形重新轉變爲類似正常的三峯波形,但整個波幅與無肝病史的對照組相比仍然低。[8]

治療肩痛後溪透勞官針入0.5~1寸,下巨虛針入1~1.5寸,同時施以提插捻轉瀉法,留針20 min,並讓患者活動患肩,每日1次,10次爲一療程。結果:痊癒78例,顯效13例,有效6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爲97%。[8]

針刺用瀉法,留針10~15分鐘,配合活動患肢,治療92例止痛效果好。

治療落枕:取患側本穴,用28號2寸不鏽鋼毫針針尖向上快速進針1~1.5寸,於患者吸氣時大幅度提插捻轉得氣後令患者深呼吸活動頸部,使針感向上傳導留針10 min,隔5 min施手法1次。每日治療1次,5次爲一療程。結果:痊癒721例,顯效178例,進步42例,總有效率爲100%。[8]

治療慢性菌痢:取下合穴足三裏上巨虛下巨虛,均爲雙側,用2寸毫針刺入1.5寸左右,用提插手法使患者得氣後,用電針治療儀,頻率90次/min左右,強度以患者耐受爲度,持續60 min。10次爲一療程,一般治療3個療程。療效標準及結果如下。治癒症狀、體徵消失,大便常規正常,大便培養隔月1次,連續3次陰性,隨訪半年內無復發者共65例(74.7%)。臨牀治癒症狀、體徵消失,大便常規正常,大便培養偶爾出現陽性,隨訪2個月內無明顯變化者15例(17.2%)。好轉:症狀體徵基本消失,大便鏡檢膿細胞高倍視野不超過3個,大便培養有時陽性者7例(8%),有效率爲100%。[8]

18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23.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2.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0.
  4. ^ [4]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85-186.
  5. ^ [5]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6. ^ [6]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8.
  7. ^ [7]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8. ^ [8]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6.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