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水和缺鈉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uē shuǐ hé quē nà

2 概述

缺水和缺鈉外科臨牀上非常之常見。因機體內水和鈉的關係非常密切,故缺水和缺鈉是同時存在的。不同的類型其病理生理變化和一些臨牀表現也各不相同,治療前應加以鑑別。

3 病因病理病機

可由於多種原因導致攝入不足或丟失過多而引起。缺水和缺鈉的原因不同,其程度上也各有不同,臨牀上分爲三種類型:水和鈉的等滲液體喪失稱爲等滲性缺水高滲性缺水是指缺水多於缺鈉;低滲性缺水則缺水少於缺鈉。

4 臨牀表現

1.口渴頭暈乏力譫妄,神志淡漠,反應遲鈍,嗜睡昏迷

2.厭食噁心嘔吐腹脹

3.尿少,甚至無尿。

4.皮膚彈性減低,口脣皮膚乾燥,眼窩凹陷。

5.淺靜脈萎陷,心率加快,血壓下降。

5 檢查

1.等滲性缺水:有大量嘔吐腹瀉,大面積燒傷腸梗阻腹膜炎等病史。出現口渴,尿少,厭食嗜睡皮膚乾燥彈性差,心率快,血壓下降等臨牀表現者。實驗室檢查顯示血液濃縮,血細胞壓積增高,血清鈉、氯降低不明顯。

2.高滲性缺水:有高熱,大量出汗,禁食等病史。出現口渴,尿少爲主要表現,重度者出現狂燥甚至昏迷等 臨牀表現者血清鈉高於150mmol/L,尿比重高,血細胞壓積增高。

3.低滲性缺水:有大量丟失體液後,只補充水或補鈉少的病史。出現頭暈噁心乏力直立時易昏倒,血壓 極易下降等臨牀表現者。血清鈉低於135mmol/L,尿比重低,尿鈉,氯減少,血液濃縮,血細胞壓積增高。

4.在治療過程中,需反覆查血細胞壓積、尿比重血液生化,及時調整補液。

6 治療

1.積極治療原發病。

2.補充鈉和水份,補充血容量。能口服者儘量口服,不能口服靜脈滴注。根據缺水的不同類型和程度,應用不同的藥物

治療缺水和缺鈉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