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幼蟲移行症

感染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pí fū yòu chóng yí xíng zhèng

2 英文參考

cutaneous larva migrans

3 註解

4 疾病別名

migrans,cutaneous larva

5 疾病代碼

ICD:B83.8

6 疾病分類

感染

7 疾病概述

皮膚幼蟲移行症主要表現爲匐行疹,常由一些寄生於動物如貓、犬的鉤蟲如巴西鉤蟲(Ancylostoma braziliensis),犬鉤蟲(A.caninum)等的幼蟲鑽入人體皮膚而引起的,寄生人體鉤蟲十二指腸鉤蟲或美洲鉤蟲感染幼蟲偶也可引起此病。

幼蟲侵入患者皮膚並移行時,可引起紅色丘疹,並形成不規則的線狀紅斑性皮損,以後可隆起,並出現水皰患者有劇烈的瘙癢。幼蟲的移行常可持續數週,甚至數月,抓破後常可繼發化膿性感染

8 疾病描述

幼蟲移行症(larva migrans)的術語首先在1952 年由Beaver 等提出,當時主要指弓首線蟲病(toxocariasis),隨着時間的推移,發現其他一些蠕蟲如顎口線蟲,四川並殖吸蟲等也以幼蟲爲主要形式寄生人體,並引起疾病。幼蟲移行症可分爲皮膚幼蟲移行症內臟幼蟲移行症兩種,有時兩者也可同時存在。

9 症狀體徵

當上述線蟲幼蟲侵入患者皮膚並移行時,可引起紅色丘疹,並形成不規則的線狀紅斑性皮損,以後可隆起,並出現水皰患者有劇烈的瘙癢。由於幼蟲患者皮膚內竄行,其皮損每天可延伸數毫米,而舊的皮損則可結痂。幼蟲的移行常可持續數週,甚至數月,抓破後常可繼發化膿性感染

10 疾病病因

皮膚幼蟲移行症主要表現爲匐行疹,常由一些寄生於動物如貓、犬的鉤蟲如巴西鉤蟲(Ancylostoma braziliensis),犬鉤蟲(A.caninum)等的幼蟲鑽入人體皮膚而引起的,寄生人體鉤蟲十二指腸鉤蟲或美洲鉤蟲感染幼蟲偶也可引起此病。此外一些線蟲棘顎口線蟲(Gnathostoma spinigerum)的幼蟲也可引起匐行疹

11 病理生理

人體皮膚與被動物糞便污染土壤接觸後,其中的感染幼蟲即從皮膚侵入,不能穿達生發層下,僅能在真皮和粒層間以每日數毫米至數釐米的速度移行,產生蜿蜒隧道並引起速髮型變態反應,隧道外觀呈紅色硬斑,局部出現皮損、水泡形成。組織學檢查顯示隧道周圍有嗜酸性粒細胞浸潤

12 診斷檢查

診斷:主要依據臨牀表現及流行病學史如與動物糞便所污染泥土的接觸史等。顎口線蟲引起的皮損時,患者常有喫生或不熟淡水魚史。

實驗室檢查: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痰中可找到蟲蚴。

其他輔助檢查:X 線檢查,呈短暫遊走性肺部浸潤

13 鑑別診斷

本病須注意棘顎口線蟲病相鑑別。

14 治療方案

可以局部塗敷左旋咪唑軟膏或霜劑,也可服用阿苯達唑

15 併發症

可繼發化膿性感染

16 預後及預防

預後:本病預後良好。

預防:加強健康教育,避免赤腳下地,不喫生或不熟的淡水魚,加強貓、犬等動物的管理。

17 流行病學

幼蟲移行症(larva migrans)的術語首先在1952 年由Beaver 等提出,當時主要指弓首線蟲病(toxocariasis),隨着時間的推移,發現其他一些蠕蟲如顎口線蟲,四川並殖吸蟲等也以幼蟲爲主要形式寄生人體,並引起疾病。

皮膚幼蟲移行症相關中成藥

查看更多

皮膚幼蟲移行症相關藥物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