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舌頭

中藥材 涼血止血 清熱燥溼 中醫學 消腫解毒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niú shé tóu

2 英文參考

field sowthistle herb[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中醫大辭典》·牛舌頭

牛舌頭中藥名,出自《民間常用草藥彙編》,爲《植物名實圖考》記載的苣蕒菜之別名[1]

3.1 別名

牛舌頭、野苦蕒、山苦蕒北敗醬[1]

3.2 來源及產地

菊科植物苣蕒菜Sonchus brachyotus DC. L.的全草[1]分佈我國大部分地區[1]

3.3 性味

苦,寒[1]

3.4 功能主治

清熱燥溼,消腫排膿,涼血止血,化瘀解毒[1]

1.治咽喉腫痛闌尾炎腸炎痢疾吐血衄血便血倒經,產後瘀血腹痛[1]。煎服:9~15g[1]

2.搗敷治瘡癤癰腫;煎水燻洗治痔瘡[1]

3.5 化學成分

全草槲皮素、異鼠李素及它們的葡萄糖[1]。尚含青藍苷、芹菜素、甘露醇、消旋肌醇[1]

3.6 藥理作用

本品可抑制白血病細胞呼吸[1]

4 《*辭典》·牛舌頭

4.1 出處

《民間常用草藥彙編》

4.2 拼音名

Niú Shé Tou

4.3 別名

苣蕒菜(《植物名實圖考》),野苦蕒(《廣州植物誌》),山苦蕒(《廣西中草藥》),牛舌片(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

4.4 來源

菊科植物匍莖苦菜全草。3~4月間採取。鮮用或曬乾用。

4.5 形態

多年生草本,有乳汁,具匍匐莖。地上莖直立,高30~80釐米。葉互生,葉片長圓狀披針形,長10~20匣米,寬2~5釐米,先端鈍圓,具稀疏的缺刻或三角狀淺裂,邊緣有小尖齒,基部漸狹成柄;莖生葉無柄,基部成耳廓狀抱莖。頭狀花序頂生,呈傘房或圓錐狀排列,直徑2~4釐米,花序梗與總苞片均具腺毛總苞鍾狀,苞片數層,最內層苞片長而薄,邊緣具膜質,披針形,先端鈍,最外層苞片短;花黃色,全部呈舌狀;雄蕊5,花葯基部相連,尾端漸尖;雌蕊爲2心皮所組成,子房下位,花柱細長,柱頭2裂。瘦果長橢圓形,邊緣狹窄,有縱紋數條,微粗糙;冠毛白色,細軟。花期秋末至翌年初夏。

4.6 生境分佈

生於山坡、路邊及田野間。我國大部地區均療分佈

4.7 性味

苦,寒。

①《四川中藥志》:"性寒,味苦澀,無毒。"

②《廣西中草藥》:"苦,寒,無毒。"

4.8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治闌尾炎痢疾痔瘡遺精白濁,乳腺炎,瘡癤種毒,湯火傷

①《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治白濁遺精痔瘡。"

②《四川中藥志》:"解毒除熱。治湯火傷無名種毒。"

③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治闌尾炎痢疾,乳腺炎,癤腫。"

4.9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2兩。外用:搗敷或搗汁搽。

4.10 附方

①治腸癰山苦蕒四兩,古羊藤一兩,甘草一兩,銀花藤二兩。水煎服。(《曠西中草藥》)

②治痢疾山苦蕒二兩,鳳尾草二兩,楓木葉一兩,古羊藤一兩。水煎衝白糖服。(《廣西中草藥》)

③治乳腺炎:㈠苣蕒菜五錢。水煎服,或搗爛敷患處。(《湖南藥物志》)㈡山苦蕒雷公根各適量,加酒糟少許,共搗爛,敷患處。(《廣西中草藥》)

④治疔瘡苣蕒菜莖葉搗汁搽患處。(《湖南藥物志》)

4.11 摘錄

《*辭典》

5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93.

用到中藥牛舌頭的方劑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