鸕鷀涎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成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ú cí xián wán

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Lucixian Wan

2.2 標準編號

WS3-B-1206-92

2.3 處方

鸕鷀涎(揀去毛) 180g 蛤殼(煅) 120g 牛蒡子 180g 青黛 60g 苦杏仁 120g 天花粉 120g 梔子(炒) 120g 麻黃 48g 射干 60g 細辛 30g 石膏 120g 甘草 24g

2.4 製法

以上十二味,除鸕鷀涎外,其餘牛蒡子等十一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 勻,加入鸕鷀及煉蜜約30lg與水適量,泛丸,製成1392粒,乾燥,即得。

2.5 性狀

本品爲黑褐色的水蜜丸;氣微,味甘、苦。

2.6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8 頁)。

2.7 功能與主治

清肺,化痰止咳。用於小兒百日咳

2.8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 1丸,一日 2次。

2.9 規格

每丸重 1g

2.10 貯藏

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3 《中國醫學大辭典》

3.1 方名

鸕鷀涎丸

3.2 組成

杏仁2兩,梔子(炒黑)2兩,石膏2兩,蛤粉2兩,天花粉2兩,牛蒡子3兩,生甘草4錢,麻黃8錢,青黛1兩,射干1兩,細辛5錢。

3.3 功效

理肺止咳

3.4 主治

小兒鸕鷀瘟百日咳(即小兒頓嗽)。

3.5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燈心竹葉煎湯化下。

3.6 製備方法

共爲細末,鸕鷀涎3兩加蜜爲丸,如彈子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