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黃草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iāng huáng cǎo

2 出處

薑黃草始載《植物名實圖考》二十三卷蔓草類,謂:“薑黃草,生滇南。蔓、葉俱如牽,根如姜而黃,極硬,以形得名。”據記載及附圖,其原植物與薯蕷科植物黃山藥一致。

3 拼音名

Jiānɡ Huánɡ Cǎo

4 別名

黃姜、老虎姜、猴節蓮

5 來源

藥材基源:爲薯蕷科植物黃山藥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ioscorea panthaica Prain et Burkill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除去莖葉及鬚根,洗淨,切段曬乾或鮮用。

6 形態

黃山藥 纏繞草質藤本。根莖橫生圓柱形,不規則分枝,表面着生稀疏鬚根。莖左旋,光滑無毛,草黃色,有時帶紫色。單葉互生;葉片三角狀心形,先端漸尖,基部深心形或寬心形,全緣或邊緣呈微波狀,幹後表面慄褐色或黑色,背面發白色,兩面近於無毛。花雌雄異株。雄花無梗,新鮮時黃綠色,單生或2-3朵簇生組成穗狀花序花序又分枝而呈圓錐花序,單生或2-3個簇生於葉腋;苞片舟形,小苞片苞片同形而較小;花被碟形,先端6裂,裂片卵圓形,內有黃褐色斑點,開放時平展;雄蕊6,着生於花被管的基部,花葯揹着。雌花序與雄花序基本相似;雌花花被6裂,具6枚退化雄蕊蒴果三棱形,先端截形或微凹,基部狹圓,每棱翅狀,半月形,表面棕黃色或慄褐色,有光澤,密生紫褐色斑點,成熟時果反曲下垂;種子每室通常2枚,着生於中軸的中部。花期5-7月,果期7-9月。

7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000-3500m的山坡灌木林下,或僅見於密林的林緣或山坡路旁。

資源分佈分佈於西南及湖北、湖南等地。

8 性狀

性狀鑑別:根莖圓柱形,有的略彎曲,直徑2-3cm。表面黃棕色,有縱皺紋及鬚根鬚根痕,呈深棕色。質硬而韌,折斷後斷面呈白色絨毛狀並可見很多黃色點狀維管束散在。氣微,味微甜。

9 化學成份

塊根薯蕷皁甙元(diosgenin),雅姆皁甙元(yamogenin),又含薯蕷皁甙(dioscin),纖細薯蕷皁甙(gracillin)。

10 性味

微辛;微辛;平

11 功能主治

理氣止痛解毒消腫。主胃氣痛;吐瀉腹痛;跌打勞傷;瘡瘍腫毒毒蛇咬傷

12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絞汁餘;或搗爛敷。

13 摘錄

《中華本草

用到中藥薑黃草的方劑

查看更多

用到中藥薑黃草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